阅读历史 |

第1294章 研究生班开学,分班大佬云集竞选班(1 / 2)

加入书签

第1294章 研究生班开学,分班大佬云集竞选班干部(二合一章)

时间到了九月七号,最后一批最远的研究生已经到了京城,方言今天同样在接待,全都是一视同仁,来拜访的就是客,好吃好喝招待着,走了还要送上助学基金的套餐。

之前一些没有来拜访的人,现在听到消息后,也就没有再矜持了。

这种好事儿大家在做,就个别几个人耍个性,这不是典型的不合群嘛?

再说了,方言又没错,他是真的想要帮助所有人的。

加上现在宿舍楼外边,还加了一块这栋楼的来历碑,上面清楚的记录了是方言救治熊婧家的闺女,然后熊婧以方言名义捐赠的,也就是他们住的很爽的这个宿舍楼,也是方言赚来的。

这是什麽感觉?

就感觉到了京城过后,啥地方都是方言的影子。

以前还没到京城的时候,感觉还不明显,毕竟当时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研究生,现在正儿八经的考上后,真的要在京城落脚的时候,才能感觉到方言在京城里的影响,还不光是在卫生系统的影响力,甚至是派出所听到方言的名字后,人家都要对他们热情一些。

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的一些警察是接受过方言培训的,他在公安系统那边还挂着职位,而且还不低。

这就像是什麽感觉?

就像是本来看到海面上漂浮着的巨大冰山,感觉已经相当大了,然后被人告知那浮在海面上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你看不到的地方,人家还有更大的实体,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麽样的庞然大物。

当然了,这麽比喻还是到稍微的有点夸张了,不过他们目前能够接触到京城里最大的人脉,就是他们当初考研究生认识的方言了。

甚至可以说,一些事情找他比找自己班主任还要有用。

就比如说报到的时候,专门负责管研究生三个班的岳美中教授,就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需要帮助,又不太好意思找老师,可以找方言同学试试。」

这已经算是来自学校官方的认可了。

还有他们也打听清楚了,他们研究生班还没建立之前,方言就已经开始在研究院里工作了,并且单独有个自己的研究所,他就是研究所的主任。

这是代表什麽?

还没考上研究生,就已经开始在研究院上班了?

虽然听起来很疯狂,但事实上确实是如此。

毕竟方言也说清楚了,他们以后如果研究出什麽东西来,研究所和工厂也可以给予奖励,并收购这些成果。

而且最近他们还有人到方言家里拜访的时候,看到过学校大五的学生到方言和老胡这里报导的。

这些人都是分配到方言的研究所和老胡工厂里的人。

大家也看过新闻的,接下来即将开始和日本那边合作,这些都是扩大规模后,单位新增加的人员。

这说明接下来的中医行业那是大有可为啊!

他们已经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等到时间来到了九月八号这天,终于迎来了研究生班开学。

这次的研究生一共一百八十八人,开学典礼在首都中医药大学礼堂举行,卫生部的副部长来了两位,一位是方言他们熟悉的李副部长,一位是郭副部长。

他们代表卫生部向全体新生表示祝贺,并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期望。

主要是肯定了中医复兴的时代意义,有些让方言意外的是,他们两人都回顾了行业困境,指出1959年至1978年间全国中医从业者从36万人锐减至24万人丶中医医院数量腰斩的严峻现实。

明确表态「卫生部将全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呼吁新生把握国家重启高等教育丶扶持传统医药的战略机遇,。

聪明的人已经看出来讲话更深层的意义,是在对他们传递政策信号。

最后还提议提了一下方言,将方言的个体成功(国际谈判丶研究所运作)转化为行业范式,希望引导研究生群体效仿其「产学研一体」路径。

这也是在公开场合下,卫生部领导确认了方言在这块的贡献和成功。

几乎是确定了方言未来的地位。

接着学校的书记王恩厚丶还有研究院院长季锺朴也分别作了的讲话。

季院长讲话完毕后,正式宣布中医研究生班的老师名单。

岳美中担任研究生班书记。

一班班主任王玉川,副班主任任应秋丶刘渡舟丶董建华丶方药中。

二班班主任王伯岳,副班主任耿鉴庭丶赵树仪丶付方珍丶余瀛鳌。

三班班主任程莘农,副班主任黄星垣丶孟澍江丶潘澄濂丶胡焕章。

此外,赵锡武代表中医研究院全体职工向新生表示热烈祝贺。

他们首届中医研究生班的师资队伍还是相当强大,除了这些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外,还力邀全国各地的名师来上课,并配以中年业务骨干,组成老中搭配的师资队伍。

一开始就说明了接下来研究生班的教育方针,对四大经典的学习方法是以自学为主,配以必要的辅导丶答疑和讲座。

通读丶精读丶熟读,反覆精思,咀嚼消化。

而后对经典详尽注评,作为课程考试的主要依据。

要求学得通,想得深,用得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日后学业精进提供了方向。

然后第一学期四个月设定了《黄帝内经》162个医案,还有穿插的讲座和答疑,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灵枢》有关针灸经络的篇章,由针灸研究所程莘农主讲。

然后还有社科院哲学所刘长林从方法论研究《黄帝内经》藏象经络学说。

南京大学天文系卢央教授解释《黄帝内经》中的天文历法。

国家气象局张德二教授解释《黄帝内经》与气象的理论原理」。

从多学科丶多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

三个班每个同学还要对《素问》《灵枢》各两篇作详细注释和评议的任务。

方言反应过来,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些注释和评议在原来历史上汇编后装订成了《中医经典注评本》,在2011年由华夏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过,自己上辈子还买了。

也就是说研究生了班的人虽然多了,但是他们制定的教学任务其实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的。

学校的典礼结束后,方言他们就开始分班了。

他被分在的第一班,也就是王玉川教授的班级上。

跟着他一起分过来的原班级人员其实并不多,他们原班的二十几号人里面,只有孟济民,宋建中,杨景翔,成宝贵分到了一个班。

其他人都被打散到了二三班里面。

等到分班完毕后,时间也到了中午了,他们的食堂也改了,不在学校吃饭,而是在隔壁华夏中医研究院。

在到研究院吃饭的路上,一些人还有些不理解,但是吃过这两个食堂的人当即解释了这个问题。

「研究院的伙食比学校食堂的好一百万倍!」

「也没那麽夸张,不过一百倍应该是有的。」

「考上研究生待遇也提高了。」

最后跟着一起过来的学校老师对着他们解释:

「这边的食堂还有秘方研究所提供的餐食补助,研究所和旗下公司赚了外汇后,这边研究院也跟着沾光,我们当然也同样一起沾光。」

这话说完,大家都看向了方言。

一百八十多号人了,七嘴八舌的说道:

「方哥,下午选班委,我推荐你当班长!」

「这不废话吗?方哥不当班长,谁当班长?」

「方哥,我建议你兼职我们二班的班长!」

「三班也建议。」

方言听着满头黑线,什麽玩意儿,自己班的就算了,二三班的都来了,关键是这些说话的人也不是他们的原来班级的老同学,而是其他人。

这时候宋建中已经站出来说道:

「去去去,方哥说了不参加竞选班长,他刚才已经给咱们班主任说了,他在协和还有研究所都有任务,当班长没那麽多精力。」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惊讶的问道:

「真的假的?」

方言看到大家都在看着自己,于是点头承认道:

「真的,我是真没有精力,班干部就不参加竞选了。」

「当然了,大家如果遇到什麽事儿需要我帮助,还是一样可以来找我的。」

「我不当班干部主要是不想处理班级上的事情,毕竟我其他两个单位还有很多事儿都在等着我,还请大家见谅。」

方言说完对着众人拱了拱手。

这事儿也是奇了,不当班干部还对着众人拱手道歉的,当然了放在方言身上好像也确实挺合理的。

论声望班上能够和他掰手腕的人几乎是没有,加上所有人都受过他的恩惠,方言理所当然的要当这个班长才合适。

接下来众人到了食堂,这边已经有人在打饭了。

看着他们这一百多号人进来,纷纷朝着他们看过来。

这时候有人看到老师,已经反应过来,他们是研究生了。

还有人看到了方言,在和方言打招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