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阻击战(1 / 2)
第384章 阻击战
京师,太和殿。
「够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朕这龙椅让你们来坐!」
永宁帝暴怒的训斥道。
前面高层会议的内容,还是泄露了出去。
经过时间发酵之后,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变得越发热闹。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要麽坚决反对税制改革,要麽直接一言不发。
一下子让永宁帝,沦为了孤家寡人。
为了平息朝野纷争,他做出了不少努力,怎奈他高估了自己的信誉。
当初为了尽快亲政,采取的一系列骚操作,终归还是反噬了回来。
百官们坚决反对税制改革,除了自身利益受损外,也是担心皇帝瞎折腾。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只要国内局势一稳定,朝堂上必起纷争。
这里面既有大臣的因素,同样不乏皇帝的责任。
每一次行动,出发点都是好的,怎奈最后都搞得一团糟永宁帝觉得是官员们干活不卖力,官员则是认为皇帝要求太过理想化。
许多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干活不会有事,一旦干起活来,各种问题都会出现。
大虞官僚系统的战斗力,早就不及当年,任何复杂操作都是对官僚系统的一次考验。
「陛下,息怒!」
「臣等,绝无此等大逆不道之心!」
见皇帝赌气,百官急忙跪下请罪道。
本来是他们在向皇帝赌气,企图靠逼宫施压,让永宁帝放弃折腾。
类似的操作,前辈们进行过无数次。
几乎新皇登基后,都会折腾一遍。
有些性子软的,两三年就向百官妥协了,进入皇帝和大臣共治模式。
有些意志坚定,政治手腕强的,压制住百官也很正常。
不是臣权限制君权,就是君权压倒臣权,这是古往今来流传上千年的玩法。
双方属于正常权力争斗,大虞内部早就形成了一套体系。
到了永宁帝这里,发现了一些变化。
在权力斗争之外,江山社稷也变得内忧外患。
大家除了日常权力斗争,还要想办法维护帝国稳定。
朝堂上的老臣,都希望皇帝放慢脚步,别搞出乱子来。
至于年轻的少壮派,人都在队伍后面,他们暂时没有发言权。
昔日的改革派,在前面的政治斗争中,就被干掉的七七八八。
此时想要把税制改革,从东南八省推广到全国,连干活的人都找不到。
以至于永宁帝一度想要把勋贵系几位大佬召回朝堂,推动全面税制改革。
不过这只能想想,勋贵集团在南边折腾,那是肉没割到自己身上。
换成北边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勋贵集团同样是固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自己割自己的肉难度太大了。
按照惯例,朝堂上无人支持,皇帝就该熄火了。
万万没有想到永宁帝也学会了赌气,一上来就搞出一波大的。
「龙椅」都要让出来,这相当于明说,百官在欺负皇帝。
尽管大家的做法,确实有欺负皇帝的嫌疑,但绝对不能公开承认。
事情解决不了,那就乾脆魔法对轰。
自古权臣欺负皇帝,那都是各种嚣张跋扈,他们可是跪在地上请罪。
今天的事情传了出去,那就成了皇帝年幼不懂事,群臣只能跪地劝诫。
「你们·—」
骂人的话,永宁帝最终还是收了回去。
百官以实际行动表明立场,继续硬刚下去,只能两败俱伤。
「行了,新税法暂时不推广了。」
永宁帝愤愤不平的说道。
内心深处,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朝堂上培养一批亲信官员。
今天这样的逼宫,他不想再遇上第二次。
要知道税制改革,他只是在高层会议上提了一句,甚至没拿到朝堂上公开说过。
仅仅只流露出一丝意向,就引起来了轩然大波,正常人都会觉得屈。
「陛下英明!」
拿到了想要的结果,群臣不顾永宁帝难看的脸色,直接玩了一波伤口撒盐。
此时万俊辉最是尴尬,好好的局面搞成这样,他这位首辅是需要负责的。
可是没有办法,永宁帝太勤政了。
若是能学学先帝,惹出了麻烦,就躲在皇宫中不出来,也不会出现百官逼宫的一幕。
或者脸皮厚一点,乾脆不承认。
参加议事的官员,不可能出来自爆。
其他人敢,那就是在宫中安插眼线,这是抄家灭门的重罪。
什麽证据都没有,那就是空穴来风,以严惩造谣为名,还能趁机处理看不顺眼的倒霉蛋。
现成的帝王权术,皇帝自己不会用,他也非常无奈。
皇帝那边搞不定,百官这边他就更管不住了。
永宁帝选他担任首辅,就是看重他背后派系力量小,没有能够专权。
效果非常明显,他从来没有专权过。
代价就是遇到问题时,他这位首辅同样也压制不住百官。
「陛下,琼州知府上奏,安南人派出杀手冒充使团,企图混入京中行大逆不道之事。
现在使团人马,已经被琼州府衙羁押起来,请朝廷予以发落。」
温思远当即上奏道。
作为鸿胪寺卿,正常情况下,他不应该趟这潭浑水。
怎奈首辅给了暗示,他只能递出事情,转移大殿上的尴尬气氛。
内心深处,他问候了琼州知府全家。
刺客冒充使团,自己给朝廷上报便是,把公文送到鸿胪寺卿衙门算什麽。
他们管外国使节不假,可乾的都是接待工作。
对外邦交,那是多馀的。
在国际关系中,大虞朝就是天,一众藩国只有听命的份儿。
「刑部,对这些藩国刺客,该如何处置啊?」
永宁帝冷漠的询问道。
「陛下,按照大虞律,当把刺客明正典刑,问罪其所在藩国。」
刑部尚书狄德宇当即给出了答案。
事实上,大虞律内容那麽多,有没有这一条他也不清楚。
不记得,也不影响给出答案。
大虞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法治国家,更多的时候,都是人治大于法制。
大虞律也要符合大家的道德观念,如果双方内容发生抵触,刑部对法律有解释权。
临时增加一条,给他们判刑,也不是不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