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落日馀晖(1 / 2)
第385章 落日馀晖
面对熊熊烈火,哪怕虞军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还是花费了两个时辰才把大火扑灭。
幸好现在不是冬季,不然遇上枯枝败叶,火势蔓延加速那就更难扑灭了。
拖延了两个时辰,埋伏失败的越军,成功完成了撤离。
作为主将的石羽丰,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色。
「你们是谁的部下,为何现在还在这里逗留?」
着实太气人了,他带着部队拼命阻击敌军,为大军争取撤离时间。
在半道上和敌人干了一仗后,转移途中居然遇上了后军的士卒。
一个两个落单可以接受,现在居然有成建制的部队,滞留了下来。
「将军,我们是威武将军帐下的部队,负责押运大军的粮草。
不是我们想要逗留,主要是前方道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威武将军正带人抢修道路。」
听到中年校尉的解释,石羽丰的怒火越发旺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按照正常安排,这种战略撤离,应该先把粮食物资运走。
越军做出突围决定,事先经过了多番考虑,并非临时起意。
有条不乱的撤离,理论上完全可以做到。
现在次序颠倒了过来,本该最先撤离的运粮部队,反而成了后军。
短暂失神之后,石羽丰迅速反应过来。
眼前这些倒霉蛋,大概率是在朝中得罪了人,才会有这种不合常理的安排。
「告诉威武将军,敌军已经追了上来,让他加快撤离速度。
传令下去,全军就地安营扎寨。」
石羽丰摆摆手说道。
大家都是失意人,没必要互相刁难。
这支掉了队的部队,能够顺利撤离,算他们运气好。
倘若被敌军咬住了,只能算他们倒霉。
作为断后部队,他手中的兵力并不多,没有功夫发善心。
如果不是条件不成熟,他都想用这些人当诱饵,再算计敌军一次。
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将者最不缺的就是狠辣。
……
广州府。
「传令下去,让各部做好准备,两天之后从海上出征安南!」
看着手中的帅令,确认无误之后,张宁当即下达命令。
单纯从距离上看,从廉州港登船,距离安南国最近。
不过战争,不光需要考虑距离,还要考虑行动的隐蔽性。
放几万兵马在廉州港,安南人只要脑子正常,都会考虑海上来敌,根本不可能集中兵力强攻镇南关。
敌军不主动发起进攻,就地展开防守战。
想要征服安南,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少要增加数倍。
如果安南没有内部空虚,就不会出现海盗肆虐。
没有海盗搞事情,白莲教战俘兵也无法轻松送过去,安南国内也不会出现那麽多叛军。
除了军事上外,还有政治上的考量。
有了安南国出兵攻击镇南关的事实,李牧挥师覆灭安南,就变得名正言顺。
……
升龙城。
「林大人,你确定没有搞错?」
崔梓炎难以置信的问道。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属于东亚地区的国际潜规则,定下这条规则的正是大虞朝。
作为礼仪之邦,大虞朝在过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一直在用实际行动维护着自己的口碑。
现在听说自家使团被杀,崔梓炎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他宁愿相信使团半路沉船,或者是被海盗截杀,也不信这是大虞朝廷乾的。
「丞相,这是情报人员亲眼所见,万万不可能有假。
人头现在都挂在琼州城头,您若是不信,可以派人过去核实。」
林泽良当即保证道。
为了重塑情报系统,他可是下了不少力气,这才将网络重新铺向两广。
当然,说是情报网络,那也是给自己贴金。
人员都是临时挑选出来,连专业训练都没有来得及进行,纯粹一个草台班子。
除了搜集公开讯息外,隐秘的情报,那是一点也触及不到。
甚至为了安全起见,还要主动远离官府的视线,更别说向朝堂渗透。
「那帮蠢货干了什麽,居然惹得虞人大开杀戒?」
崔梓炎皱着眉头问道。
大虞的国际信誉太厉害,哪怕自家使团被杀,他依旧怀疑使团成员闹出了么蛾子。
包括上一次使团被扣留,大虞朝廷公布的原因,他都没有怀疑。
毕竟,国内的公文上一直用大越皇朝丶大越皇帝。
礼部官员书写国书的时候,按照以往的习惯性书写,也很正常。
使团官员又疏于检查,闹出一个大乌龙把自己送进去,逻辑上完全说的通。
林子大了什麽鸟都有,类似的乌龙事件,大越国内也不只发生过一次。
见得多了,承受能力也就上去了。
「据说说是在使团中检查出了刺客,琼州知府衙门收到消息后,把使团所有成员一起下了大狱。
上报到京师之后,大虞皇帝直接下令杀人。」
林泽良一脸无奈的回答道。
收到的消息,一共就这麽多,他只能实话实说。
真相是什麽,他麾下的情报组织根本没有能力去查,营救更是无从谈起。
收到消息的时候,使团成员的人头,就悬挂在了城墙上。
在看到人头之前,他一直以为使团抵达了大虞京师,正在为结束战争谈判。
「从琼州到大虞京师,路程可不近。
这麽长的时间,你们难道没有发现,使团被捕入狱麽?」
崔梓炎当即质问道。
使团被杀是小,关键是这断了和谈的希望。
大虞皇帝直接下令杀人,明显是被激怒了,此时再派人去谈判,也谈不出想要的结果。
越国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谈判的希望破灭,意味着双方只能死磕到底。
突变的局势,打破了他们之前的计划,许多战略规划都要重新来过。
「丞相,这是上一任通政使的责任。
丁伟祺,那老贼贪污了情报经费,以至于外派情报组织名存实亡。
卑职上任不过数月,能够把探子安插进大虞,就非常不容易了。
想要向大虞朝堂渗透,没有数十年的功夫,难以看到成效。」
林泽良急忙甩锅道。
死人不会说话,前任通政使坟头都长了草,再背一些锅也无妨。
这样的处理结果,对大家都有好处。
责任在死人身上,就意味着所有人都不用负责。
「罢了,你也不容易。
此事,老夫会向陛下解释。
不过通政司麾下的情报系统,必须尽快恢复过来。
朝廷不可能给你几十年时间慢慢发展,情报人员要尽快派出去,我们要掌握大虞朝廷的一举一动。」
崔梓炎的话,林泽良直接无视了后句内容。
大虞朝是要查户籍的,外邦人员过去,宛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生活在聚光灯下,稍微有点儿异动,就有可能泄露身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