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京师沦陷(1 / 2)
第504章 京师沦陷
「乐兄说的不错,除了赌辽东兵尽快入城外,我们现在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吕凌风神色暗淡的说道。
如果不是遭到排挤,他才不想和辽东镇为伍。
打着太上皇的旗号,也改变不了造反的事实。
真要是忠君爱国,就不会支持永宁帝复位。
现在的局势恶化,本质上还是永宁帝御驾亲征失败,留下的后遗症。
如果不是那一仗伤了帝国元气,就不会有后面的抗税运动,也就不存在钱粮断绝。
节省下来的战争经费,完全可以充当赈灾款,用来挽救北方的局势。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把制造问题的人送走。
有安南都护府接收移民,朝廷完全可以通过减少人口,缓解北方的粮食危机。
只要移民的速度足够快,天灾就追不上来。
没有了人口过剩的压力,等渡过了小冰河时代,大虞朝就能浴火重生。
看似辽东镇走了一步妙棋,实际上却是一盘九死一生的残局。
永宁帝在朝野上下的名声都臭了,谁都知道跟着这个老大不靠谱。
纵使政变成功,各方也不会心服。
别的不说,光徵税就是一个难题。
哪怕加上他们清流党,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的强项是加强思想道德理论建设,指望靠他们解决问题,那就为难人了。
「内城早就人心惶惶,辽东兵想攻进来不难。
迟迟没有行动,估摸着是想要分化守军,靠政治手段瓦解守军力量。
勋贵系在地方上,还有庞大的军事力量,施家应该不想和他们彻底翻脸。
一旦双手沾满了勋贵们的血,无论是北方的边军,还是南边那位汉水侯,都不会善罢甘休。
何况南直隶,此刻正处于勋贵系的兵锋下。
撕破了脸皮,南方的钱粮就再也过不来啦!」
乐向松平静的分析道。
眉宇间的那丝羡慕,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身处乱世之中,方知武力的重要性。
论起政治手腕,大部分勋贵都不合格,可架不住人家手中有兵。
许多时候明明有机会,可以在政治上击垮勋贵系,到了最后关头文官集团还是被迫放弃。
朝堂上击溃勋贵系不难,难的是把勋贵系踢出局后,该怎麽去善后。
抛开地方上的军队不提,光京师的武装力量,都令他们投鼠忌器。
一旦逼急了,谁也无法保证,那帮勋贵会不会掀桌子。
文官集团忌惮勋贵手中的军队,辽东镇同样忌惮。
哪怕勋贵系最近两三年,有加速衰落的迹象,但人家依旧掌握着大虞朝最强的武装力量。
实力就是最好的资本,哪怕局势如此不利,依旧拥有和施家谈条件的本钱。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辽东兵进城之后,也只会打着永宁帝的旗号挑文官大员立威。
至于城中的勋贵世家,那是辽东镇和勋贵系将领谈判的筹码,轻易动不得。
「这可由不得他们!」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让辽东镇和勋贵系斗起来。
这两帮人一旦勾结在一起,到时候武夫当国,哪有我等的立足之地!」
费心远面目狰狞的说道。
大虞朝的蛋糕,本来就在逐年缩小,他们这帮既得利益者都不够分。
前些年的白莲教之乱,让坐在边缘的勋贵系抢到了主位,分走了一大块的蛋糕,导致清流党损失惨重。
倘若再多一个辽东镇,他们就不用玩了。
「费兄说的不错,确实该行动了。
在京师地界,我们的实力虽然不及勋贵集团,但还是能出一份力。
先把这群武夫放进来,趁着他们还没来得及和勋贵系达成协议,正好挑拨他们互相厮杀。
施靖风一心想当曹操,我们偏要让他做董卓!」
吕凌风杀气腾腾的说道。
原本想当大虞朝的忠臣,怎奈他还没活够,舍不得这麽早就死。
同反贼硬碰不行,那就玩儿曲线救国。
能不能挽救大虞朝不知道,反正得有一个能拿出手的说辞,为投降进行政治背书。
万一未来辽东镇凉了,这些政治背书,就是他们的生路。
……
时光飞逝,一晃就过去了十天。
京中局势变得越发复杂起来,缺粮成为压垮从城中百姓的最后稻草。
为了生存下去,偷盗劫掠等违法犯罪,就没有停过。
负责维护京中治安的顺天府丶五城兵马司,一个个都在敷衍度日,差役们根本无心办公。
在城市的角落里,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
「菜人」这种史书都不敢深入描绘的买卖,在黑市上频繁出现,朝廷都打击不过来。
人性的丑恶,不断在城中上演。
叛军围而不攻,让守城官兵饱受煎熬,士气是一降再降。
镇远侯府。
送走了前来拜访的宾客,李森就暗自发愁。
树大招风效应,再一次体现出来。
城中的亲朋故旧,都流露出城破之后,同他们一起突围的意思。
没有办法,李森只能装傻敷衍着,一家也不敢应承。
人多势众,绝不是突围的时候用。
带着一堆拖累,估摸着刚出京师,就被叛军给堵住了。
大家选择在此时过来抱团,绝不是单纯为了逃命,更多的还是为一家老小上一份保险。
跟着李家人一起走,那就相当于一个团体。
有汉水侯在外面震慑着,能够令施家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对他们下黑手。
至于核心族人,多半会秘密送走,免得落入叛军之手。
「大哥,一直这麽敷衍着,什麽时候是个头啊?」
李来忍不住抱怨道。
各家的盘算,他们都知道的。
架不住大家关系密切,没法明着拒绝。
有这麽多人盯着侯府,估摸着他们一行动,人家立即就会拖家带口的跟来。
「先糊弄着!
不是亲戚,就是世交,还能怎麽着。
等到突围之后,恐怕今生都难有再见之日!」
李森叹息一声说道。
撤离之事,乃是李氏宗族最高机密,知情者不足十人。
连自家人都瞒着,更不可能告诉外人。
京中大半的族人,都要沦为弃子,谁顾得上外人啊!
单纯留在京师风险不算太大,问题是镇远侯府这次站在了辽东镇的对立面。
谁也无法保证敌人被激怒之后,不会大开杀戒。
「大哥,没有那麽严重。
各家都有家丁,真要是京师被攻破,肯定会安排后路。
哪怕做好了殉国的准备,也得给家族留下血脉。」
李隆沉声说道。
迈出这一步,勋贵集团从此就是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