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京师沦陷(2 / 2)
作为勋贵子弟,亲眼目睹这个团体,从巅峰走向衰落,内心深处也是五味杂全。
可是没有办法,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到了王朝末年,继续维系着勋贵集团联盟,那就是取死之道。
无论是大虞浴火重生,还是有人开辟新朝,都无法容忍这个旧时代的产物。
「嗯!」
「城中局势已然崩溃,城破估摸着就是最近几天。
到时候分散突围,我们也只能各安天命,提前开始准备吧!」
李森一脸严肃的说道。
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突围自然不会只有一只队伍。
他们这些核心族人,都是各自带领亲信突围。
其馀旁系族人作为诱饵,同样分成了多支队伍撤离,只是每队人数要多得多。
大量的家眷仆人,都在撤离队伍,随随便便就能上千人。
如果加上吸引的同行者,人数过万也很正常。
只要叛军不是傻子,都能够发现这些队伍,成功突围概率低的多。
……
轰隆隆……
连绵不绝的炮火声,宣告着京师攻防战的正式打响。
朝廷苦心准备,用来抵御北虏入侵的炮弹,最终落到了自己头上。
官僚集团的腐败,第一次发挥积极作用。
工部军器局和兵仗局打造的劣质火炮,削弱了敌人的攻城火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守军的压力。
可惜守军士气全无,任由将领们如何鼓舞士气,遇上一盆盆糠糊糊也徒劳无功。
朝廷不只一次,号召城中大户捐粮,怎奈每一次都收效甚微。
倒不是囤积居奇,主要是地主家也没馀粮。
城中粮店全部关门,叛军又围困了京师,谁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有限的存粮,谁也不敢交出去。
为了保护自家安排,城中的豪门大户,都增加了家丁数量。
许多士兵脱下军装,摇身一变就成了看家护院。
冲锋的号角吹响,刚刚被收编的京营溃兵,成为了攻城的急先锋。
看着曾经的军中袍泽,变成了现在的敌人,守军士气越发的低迷。
依仗城池之力,守军艰难的打退了叛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鲜血染红了城墙,染红了大地,就连护城河的水都变红了。
黄昏之光撒向大地,映照着满地的残尸,将气氛烘托的格外压抑。
听到敌人的鸣金号角,无数守城官兵,暗自松了一口气。
「终于熬过了一天!」
在无数官兵感叹时,高层将领却是在暗自叫苦。
从远方的炊烟可以看出来,要不了多久肉香,又会飘向城头。
相比这种叛军攻城,这种「魔法攻击」给守军造成的杀伤力,反而更加严重。
尽管将领们一再强调,北方大地的牲口早就被宰杀一空,叛军炖的是人肉,还是没能让大家同仇敌忾。
这是信誉丧失的后遗症,士兵们根本不相信将领的话。
……
望着窗外的云朵,永宁帝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随即很快暗淡下去。
自从叛军兵临城下,宫中的气氛就发生了变化。
以往监视他的宦官宫女,一个个都急着在他面前表现,仿佛当年那个皇帝又回来了。
可永宁帝清楚,一切都回不去了。
在大臣们心目中,为了保住皇帝,他这个太上皇也是可以牺牲的。
迟迟没有对他动手,那是大家都不想背负弑帝的恶名。
这种互相推诿,能够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纵使拖到辽东军入城,重新登上皇位,他也很难再次执掌大权。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他苦心培养的亲信全军覆没。
不是牵扯到了这起大案,就是卷入另一场大案,尽数遭到了清洗。
自己人都没有,一个光杆皇帝想要执掌朝政,难度有多大他是深有体会。
「你们都下去吧,朕要休息了!」
永宁帝当即下令道。
蹲了三年的「监狱」,除了最初的暴怒之外,后面他已经逐渐学会了适应。
有机会重新拿回大权,他自然不会放弃。
不过吃了上一次的亏,他不再天真的认为,只要是皇帝就能掌控一切。
「衣带诏」是献帝的专属,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后面的权臣都有了防范,早就玩不转。
何况以他的人缘,除了那帮亲信之外,也没人愿意冒险帮这个忙。
在没有任何诏书的情况下,辽东镇还是拿出了他手术的圣旨,一看就知道不是什麽安分的主。
百官把他赶下台,各方互相牵制下,总算没有干太过出格的事。
换成施家执掌朝政,谁知道这是要当周公,还是要当曹操。
……
「他们大鱼大肉,我们天天都吃猪食,这是不当人啊!」
「就是!」
「朝中那帮王八蛋在城中歌舞升平,凭什麽让我们这些挨冻受饿的人,替他们卖命?」
有人开了头,三三两两的抱怨声,很快在守军中响起。
当怨气无法压制,爆发出来的那一刻,真相已经不再重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卒加入到抱怨中,大家说的话,也越发的露骨。
「混帐!」
「朝中诸公,岂容尔等……」
训斥的话,刚说到一半,中年将领就被人扭断了脖子。
「弟兄们,那帮贪官不把我们当人。
与其饿死在战场上,不如乾脆反了他娘的!」
「反了他娘的!」
「反了他娘的!」
……
如果搁在往日,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意识到,这些人在故意带节奏。
可现在京营士兵,全部都憋了一肚子的火。
不患寡,而患不均。
倘若军中将领和朝中百官,都和他们一起吃糠度日,大家也能够接受。
可现实截然相反,现在物资匮乏,军中将领没有大鱼大肉,但白面馒头还是能管够的。
朝政的官老爷们更不用说,普遍生活质量,都比这只高不低。
前来巡视城防的官员,许多人身上都能闻到一股酒味。
两相对比之后,大家的怨气是一天胜过一天。
一怒之下,就跟着喊出了造反口号。
别的事情,都有回头路,唯独造反没有。
被忽悠着上了贼船,大家也只能跟着走下去。
震耳欲聋的声音传遍四方,意识到情况不妙的虞军将领,纷纷出面安抚军心。
可惜一切都晚了。
发现守城官兵发生哗变,城外的叛军再次发起了进攻。
原本坚不可摧的京师防线,一下子出现了致命的漏洞。
……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