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6章 独属於檀老板的影响力(2 / 2)

加入书签

国民技术目前的总股本是58亿股,六个月之内的最高价格是38元,目前的收盘价是34元,几乎已经逼近腰斩了,而根据最新的消息,国民技术现有62万名股东。

这其中肯定有无数被深套的,价格不合适的话,估值可能很多人不乐意卖,但若是按照最高38元的价格一计算,本资私有化退市,巨量引擎最高需要付出5亿元的资金。

这与他们之前计算的有着很大的差距。

「5亿元的价格,我们是肯定不能接受的,我能够接受的价格是不超过30%的溢价,咱们就取港股的平均值再加上一个点吧。」

「檀总您一向都是这麽直接的吗?」

檀锦程的强势,是圈内所熟知的,在跟团队商定,落地深城来到国民技术的总部之后,檀锦程便迅速要求孙迎同召集董事会成员开一场关于收案案的闭门会议。

而从檀锦程落地深城,直到在国民技术总部露面之时,他的行程路透照就第一时间出现在网际网路上了,今天的半导体板块走势如同昨晚散户们猜测的那样,表现不错。

比较搞笑的是杉杉股份开盘之后股价迅速下跌接近于两个点,盘中更是一直在水下震荡,起因还是斯诺实业,当尉来拥有了自己的负极材料供应商之后,杉杉的地位势必会受到一些影响。

甚至有传言尉来可能会换掉供负极材料供应商,三大当中另外一家企业璞泰来股价今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也就是另外一家没有上市,不然的话同样会受到影响。

还是那句话,资金是不骗人的,可见市场对于尉来这一次收购案还是非常看重的,这是影响到两大行业格局的一件大事,跟上一次他们看不懂檀锦程买英柯医疗可不一样。

英柯医疗近期的股价表现稳定,哪怕完成了定增,股本也不算多,而大股东的股份也比较集中,可炒作性不大,另外资本市场也确实看不懂檀锦程对于英柯医疗无厘头的操作。

实际上在巨量引擎内部,包括成林峰在内的也都不了解老板为什麽要买英柯医疗,哪怕到现在都是这样的想法,不过他们无所谓,老板说怎麽干就怎麽干,再说英柯医疗是他自己出钱的,不影响巨量。

「这不大家时间都很紧张嘛,再说股票也不能老停牌,就没有必要在价格问题上做太多的文章了,直接把价格谈妥,好进入到下一个流程。」

包括孙迎同在内的国民技术管理团队,对于檀锦程的直接开价都是非常的惊讶,另外这位一来就要求大家开会,这种无法拒绝的强势还是给他们造成了非常强烈的压迫感。

这位刚刚度过34岁生日的年轻人,哪怕现在跟国民技术还谈不上什麽关系,但是有那麽一刻,他们都觉得这就是他们的老板了。

强势,直接,是檀锦程的给国民技术管理层的第一印象。

「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价格问题其实是最小的问题,这样吧,檀总你们能不能回避一下,我们开个简单的碰头会?先统一一下董事会的看法,随后我们再立马安排一个临时股东大会?」

檀锦程看了看他们,笑道:「行,没问题,不过临时股东大会我也会参加哦。」

神秘兮兮的说话留下这句话,檀锦程也很配合的带着随行人员去旁边的会议室里休息去了,只留下一头雾水的孙迎同等人。

「檀总这话是什麽意思?他买了我们公司多少股份?快点派人去查一下。」

不得不说,檀锦程这种闪电战的打法真的很好用,以势压人,效率又极快,根本不给对方多少反应时间。

国民技术目前有62万名股东,对于一家总股本只有58亿股的上市公司来说,拥有62万名股东是真的不少,平均持股数量也就7000多股,按现在的价格,市值不超过五万元,真是够分散的。

肯定有部分股东因为自身的利益,不愿意接受巨量引擎开出的30%溢价收购方案,但那又怎麽样。

在A股,虽然并没有明确规定流通股低于某个具体比例就可以直接退市,这也导致了一些庄股的出现,不过在涉及到股份分布或者股东人数等相关规定上,实际上还是可能会对公司上市以及退市产生一些影响的。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的话,社会公众持有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不超过4亿的话,持有比例不得低于25%。

如果公司的股权分布或者股东人数连续20个交易日不符合上述要求,且在停牌一个月内仍未解决,就有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连续两年巨亏爆雷,本就面临退市风险的国民技术,如果再加上这一条,那退市的风险就更大了。

有人不乐意,那就肯定有人非常乐意的。

按照相关规定,巨量引擎想要私有化国民技术,实际只需要收购90%的股份就够了,也就是022亿股,有了这10%的空间,就给了收购团队很大的公关空间。

因为一旦巨量引擎真的完成了90%的收购,对于剩下的10%就真的可以不管了,直接退市之后,檀锦程不可能由着这10%的持有者趴在他的身上吸血,势必就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稀释掉这部分持股。

这是企业的常规操作,不存在什麽心狠手辣。

谁都不想成为那倒霉的10%。

在作为收购决定的前后,作为一家专业的团队,有过无数次并购经验,成林峰又怎麽可能不在二级市场以及大宗交易市场等等方面做做文章。

无论是否收购,先行收购部分股权,是常规操作。

截止到停牌时间段,巨量引擎实际上已经是国民技术的「大股东」之一了。

按照一季度报显示,国民技术的前十大股东全部了都是自然人,这麽一家业绩不佳的公司,也不太可能有大型基金会大面积建仓,除了牛散想炒作,似乎也不太可能有更好的财务投资者。

前十大股东当中,孙迎同以3%的持股位列第一大股东,而第二大股东则是那位玩鸡缸杯出名的牛散,持股比例为61%,第三大股东是另外一名牛散,持股比例为04%。

七月份大半个月的时间,巨量引擎通过旗下基金,已经买下了国民技术510万股了,持股比例为914%,位列第四大股东之列,只不过半年报还没有公布,而巨量的持股也没有超过5%,无需公告,所以公众还不知道而已。

巨量引擎只需要再买下512亿股实际上就完成了此次并购。

说起来也搞笑,国民技术一季度前十大股东名单当中,仅仅只有孙迎同一人是管理层,而一季度前十大股东的总持股比例也仅仅只有01%,可见大家是多麽不看好这家公司。

真就是全都派发给了散户,巨量能够顺利收集到510万股,多多少少也有他们的功劳

8月14日,星期三。

停牌的国民技术再次在凌晨发出公告,将于本周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一时间但凡在深城附近的持有国民技术股票的散户们蜂拥而至,都想现场见证一下。

而孙迎同以及国民技术的管理层此时已经打听到了巨量引擎的具体持股数量了,此时的孙迎同倒是有些庆幸国民技术已经停牌了,不然按这个速度,要不了多久巨量引擎就得举牌了。

等待召开股东大会的日子里,檀锦程都留在深城,去深交所露了个脸之后就四处拜访他的老朋友们,而收购团队则是继续工作。

放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风声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把股东们都集中到深城,收购团队不需要四处公关,也不用在二级市场上操作,引发股价震荡。

能够以更为高效的工作效率来完成收购协议。

「差不多可以了啊兄弟,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是04元,我们给出30%的溢价就是15元,你自己去看看走势,四月份后半程进入的多多少少都是有得赚的啊。」

巨量引擎首先要公关的对象就是那些牛散们,以成林峰的地位,亲自来跟这些牛散们谈判,已经是给面子了。

15元的协议收购价,从4月26日算起,最低的盈利都是5%,而如果按照停牌前的收盘价计算,盈利高达32%!

这个价格要是还不满意,那乾脆就烂在手里了。

至于说牛散们成本是多少,成林峰根本就不关心,反正原有前十大股东加起来也不过01%,这其中还要去掉孙迎同的3%,6个点的股份,还想要话语权?

何况无论从哪里来看,巨量引擎给出的协议价都是相当的公道,15元的协议收购价,相当于把国民技术的市值抬到了06亿元。

也就是老板不想浪费时间,不然的话他还会继续压价,用老板的话说,就是要快,如果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股份的收购那是再好不过的。

在成林峰带队谈判的时候,檀锦程晃晃悠悠的来到了BYD的总部。

「你小子,每次来深城都不是什麽好事儿,又来搞风搞雨了啊。」

一家二流晶片公司,一家二流锂电池材料公司在市场上不值一提,别家收购过去也没太大的用处,还得被他糟糕的财务所拖累,但是在檀锦程手里,一切似乎就不一样了。

8月12日,半导体,锂电池材料相关概念股涨幅居A股前列,8月13日这两大概念板块同样表现突出,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就是对于檀锦程入局的最好回应。

这就是独属于檀锦程的影响力。

「什麽叫我又来搞风搞雨的,叔要是再这麽说的话,我得去你们研究院转转了哈。」

檀锦程是一点都客气,一屁股坐下就吩咐船夫哥的助理给他拿瓶冰水,深城的八月简直是太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