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9章 「这玩意你是针对谁的?」(2 / 2)

加入书签

如此巨大的屏幕,作为供应商的京东方是否能够跟得上吉利的卖车速度,是否能够解决良品率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E8最终的交付问题。

说白了还是产能爬坡,一旦因为巨屏而导致后续的交付拖延,那麽就会导致整体口碑以及后续销量上的影响,别忘了,后续还有一款同类的SU7在跟着呢。

虽然抢跑一个月,但是留给E8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几个月而已,这几个月里吉利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产能爬坡问题。

「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现在想想我们有些着急了。」

舒服哥叹气道,他们内部也不是没有想过再开发一款不是巨屏的E8,但是因为一系列的营销,这块巨屏已经成为E8最大的亮点了,抢占了用户的心智。

若是开发不带巨屏的E8,用户根本就不可能买帐。

「其他零部件没什麽问题,我们的智驾也不会拖后腿,能不能月销过万,这块巨屏就是关键了。」

对于E8的预期,吉利内部还是比较看好的,平均月销5000辆算是及格,月销8000辆至一万辆,就是爆款,后续可以通过降价换代等方面,维持在第一阵营当中。

「最好的方式就是你们派一个工程师团队进驻京东方的生产线,跟他们一起解决良品率的问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它的良品率提升至商业化量产程度。」

按照檀锦程的预期,这玩意儿现在就是个噱头,初期良品率最多不超过50%,不趁着这几个月的产能爬坡期将良品率提升,这款车极有可能是「失败」的。

当然,檀锦程失败的失败,是无法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以尉来加上吉利的号召力,再加上E8的产品力,月销5000辆的水平怎麽都是有的。

20万区间的售价,月均5000辆的水平,能够算得上合格的产品了。

「你这个建议不错,一会儿我就安排上,让工程师团队立马进驻京东方生产线,再跟他们约定一下未来几年的采购量。」

作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爬坡最为优秀的企业,船夫哥邀请檀锦程参观银河E8的生产线,就是为了让他多提意见的,有一些他们想不到的地方,檀锦程能够帮他们做个补充。

现在看来,这一次邀请是邀请对了,檀锦程一针见血的看到了E8最大的问题,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之前还是太乐观了啊,这方面要做一下总结。」

并且舒服哥想不到这样,只是被利益蒙了眼而已,在认可自身产品实力的情况下,下意识的忽视了一些弱点,这不檀锦程随便提醒一句,他就能够想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除了派驻工程师团队进驻生产线,预定产能之外,舒服哥脑海里已经有了多套方案,例如说引入华星光电,天马等其他顶级屏幕供应商,甚至于向上游渗透,锁定关键原材料。

还有在E8生产线上,设立屏幕专线,优化生产流程等等。

「咱们在新能源汽车上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啊。」

银河系今年表现很不错,吉利在新能源产品线上凭藉着极克,领克以及银河打天下,混合动力市场如今已经能够抢占BYD一定的市场份额了。

集团内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已经达到36%了,然而在纯电领域他们还是要弱上不少,最为关键的就是吉利目前为止,还没有打造爆款的经验。

吉利目前的新能源产品线,类似于小号BYD,走的是以量取胜的路线,虽也有月销过万的银河L7,以及多次在某个节点单月销量突破万辆的极克001,但整体表现并不稳定。

哪怕是银河L7,也是自六月份之后才实现单月销量破万的,上来就万辆预期的车型,目前吉利还没有,E8是他们的第一款。

「爆款车型,要做的准备确实是很多了,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特别的注意,尤其是战略线产品更加如此。」

檀锦程倒也不谦虚,对于打造爆款车型,他自问还是比较有经验的,目前国内有这种打造爆款经验的,除了他之外,也就只有船夫哥了。

余大嘴勉强算半个吧,能不能成为第三人,还要看新款X7产能爬坡的情况,只要新款X7月交付达标,能够快速消化掉预售期的订单,大嘴就可以成为第三人。

「小米发布会好像是年底吧?你们还有两个月时间啊。」

ET5以及ET7更偏向于行政级,在差异化市场方面,跟银河E8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船夫哥不承认,但是他始终认为E8除了是吉利战略级产品之外,对标的就是SU7。

前世他没有见着小米SU7正式上市,对SU7的具体销量也不甚了解,但从雷布斯这几个月持续性的输出来看,至少在营销方面,小米是做足了准备。

从国庆节开始,小米汽车的官方帐号,就不断的发布预研视频,从电机转速,到一体化压铸机还有无图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目的就是不断的强化小米汽车技术很强的公众认知,扭转外界认为其组装厂的偏见。

别说,在营销方面,檀锦程真是大开眼界,一款9100吨的一体化压铸机,都能让他说出花儿来,这玩意儿特麽的尉来已经有六台了。

经典话术就是要打造一款媲美保时捷,特斯拉的梦想之车,官方以及各类汽车博主也不断的发布SU7在各地路测的谍照和视频,保持每周都有新鲜素材和话题。

还别说,真是吊足了胃口,连他都想看看这款车型上市之后会创造一个怎样的销量,会不会像新款X7一样成为爆款。

舒服哥白了檀锦程一眼:「都说了不是针对他们。」

说起来也挺有趣,自星愿以突袭的方式迅速拿下A0级市场之后,尉来与BYD之间的互动就少了很多,换成了同为浙省的吉利以及九月份首次尝试互动的菊花。

而船夫哥则开始跟小米互动起来,两个人互相参观对方的工厂,时不时也会放出一些「第三方」视角的视频出来,话题性十足。

对于尉来侵入他们的核心领域,还能够以一款车型打造他们的产能规划以及预期,船夫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海豚以及海鸥的新款车型,赶在九月份销量旺季上市,以运动版本重新上市的两款车型,虽然同样大幅度宣传,但是很可惜热度已经不再。

更为倒霉的是,九月份他们又碰上了新款X7,在大嘴以及菊花的绝对流量面前,任何一家车企都不敢说有能够战胜他们的能力。

这两款车型,可以说是流年不利,不过论产品力这两款车型在升级之后,也是不差的,极致的性价比,至少能够保证能够维持在10万辆至20万辆年销量级别的,说失败肯定是算不上的,只能说没有达到预期。

如果九月份重新发布之时,没有碰上新款X7,可能会更好一些。

「其实没有必要针对他们,咱们说起来算是传统车企,可以学习一些网际网路新势力的营销手段,但是真没必要把他们当成是对手。」

「吉利跟小米的用户群体完全不重迭,你这款E8哪怕跟他们外形上类似,也不可能抢到他们的用户。」

檀锦程完全把舒服哥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自顾自的说着。

新势力有新势力的优点,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与传统车企来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无论他们吹多大的牛逼,以他们的体量至少五年之间对于传统车企还是构不成任何威胁的。

哪怕是赛力斯都是如此,要想对传统车企构成威胁,至少要做到年销100万辆以上,这个成绩尉来也是花了很多年才达成。

更何况吉利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突破明显,也加速了转型,但销量基础依旧还是以燃油车为主啊。

哪怕明年吉利依旧保持着今年的进步速度,以及庞大的燃油车销量体量来看,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大概率也只能达到40%,就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优秀了。

不过若是吉利能够跟小米碰一碰,那还真是挺有趣的,他是越来越期待了。

「我们跟你们的体系不一样啊。」

舒服哥何尝不知道如此,吉利目前包括换电车型在内的新能源体系,一共六套独立的品牌体系,这里面不包括沃尔沃,帝豪以及新收购的smart等传统品牌的混电车型。

六套体系当中,换电的睿蓝走B端不提,几何半死不活,极星基本也凉了,有竞争力的仅仅只有银河,极克与领克,市场把他们独立运营的极克定义为新势力。

领克与极克实在在资源上冲突比较明显,而能够走量的,有战略意义的,目前看来只有银河系了,

可以说,这麽多品牌当中,有成功可能性的,仅剩下银河,领克与极克这三款品牌了,当下他们也无意再造新品牌,若是银河系再表现不佳,那麽他们的新能源战略将显得毫无意义。

银河的混电已经算是成功了,E8之于纯电,若是再表现好一些,那麽银河系就足以支撑起他们的新能源战略。

当然,也能够挽回一些因为被尉来阻击而推迟上市的A0级车型造成的损失。

真是败也萧何,成也萧何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