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2章 真空是恩赐也是诅咒(2 / 2)

加入书签

但我想,可能光是理论基础突破这一点就要花上几百年的时间。

所以说,还是马斯克的去火星更靠谱一点。

开发大气环境改造系统的难度,要小得多。

所以月球只是跳板,火星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万一呢?」尤里坚持问道。

扎克愣了一下,他摩挲着下巴片刻后回答道:「那我们将见证奇迹,史无前例的奇迹,人类只需要提供初始资源,外太空的设施会自动无限繁殖,然后把资源从太空中带回来,他们可以无限制地进行尝试。

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逻辑都将被颠覆,人类将真正意义上成为宇宙生物。」

「你在想什麽?」看着坐在公司食堂发呆,没有吃早饭动作停滞的林燃,Pony好奇道。

今天是虹大规模测试的第一天,Pony早早就来到了公司,他内心期待又激动。

「我在思考,如何打破傅立叶定律的限制。」林燃说。

某种意义上,扎克确实是顶尖的航天记者,他敏锐捕捉到的最大技术桎梏和林燃思考得到的结果一致。

「啊?我只知道傅立叶变换,什麽是傅立叶定律?」Pony感觉和科学家沟通起来还是有壁存在。

「简单来说就是热传导从高温到低温,一个基于温度的随机过程。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定向丶非随机丶非热平衡的热能传输。」林燃解释道。

Pony惊呆了,作为一名务实的企业家,他觉得林燃的想法有点太科幻了,「林生,我怎麽感觉你的想法和永动机样,压根就不可能啊?」

林燃咧嘴笑了笑:「不不不,这当然是可能的。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可能的。

这是一种能量转换和转移装置,需要外部电源驱动其主动功能。

它消耗电能来对抗热量堆积,和永动机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而且它也已经具备了理论基础,量子热力学和近场效应,这并不是什麽无稽之谈。

热力学第二定律并没有禁止局部区域的熵减少,只要整个宇宙的熵是增加的。

我的方案是一个典型的非平衡态热力学过程:利用外部能源的有序能量来驱动系统,将内部的无序能量转移到外部的宇宙热沉中。

而近场辐射已经被实验证实,它可以突破传统辐射的黑体限制。

通过超材料,可以在纳米距离上实现极高的热通量。

我们的目标就是将这种纳米尺度的高效传输,扩展到宏观可用的尺度。

只是现在的障碍在于,如何设计出能精确控制和引导声子流动的拓扑材料或声子晶体,使其只允许热量流出,同时防止外部热量回流。

以及驱动这种装置所消耗的电能,是否比它转移的热能更少。

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结构,让驱动该装置的能量远小于它所转移的热能。

总之从理论到实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Pony听完之后若有所思:「我们要不要招一批相关领域的博士来做这件事?」

林燃无奈道:「招做这个级别的,可不是博士能搞定的,哪怕只是微小的贡献,前提是得有价值,有现实意义,而不是发论文就够了。

起码都得是能称得上是物理学家的那个级别。

如果我们的要求再高一些,希望他能有一些理论性突破,那估计得是杨老那个级别。

这绝对属于诺奖级的突破。

这样的人才恐怕不是我们花钱就能找到的。「

Pony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没好意思再提。

他一直保持安静,直至林燃打破沉默:「Pony,我们都对虹在实验室的表现感到惊艳,从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来说,它的表现如果用户不全神贯注地去捕捉,他们是无法分辨虹是人类还是人工智慧。

如果把虹放在10年前,你和它的使用者说,恭喜你,你获得了来自异世界的系统,可以和异世界的女王聊天,他大概率发现不了异常。

我想问你一个关于虹未来走向的问题。

过去,我们的模型一直是闭源的,如同网际网路巨头一样,不对外开放核心代码,只允许外部通过API进行使用。

这次的虹,是否要做开源?」

Pony瞬间明白了这个问题的战略意义。

从腾讯的角度,那必须闭源啊,怎麽可能开源。

把握虹的闭源优势,凭藉着和深红的合作,躺着构筑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但话肯定不能说的如此赤裸。

Pony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回答道:「林总,如果我站在一个通用平台开发者的角度,我会说:必须开源。

开源是建立生态最快的路径。

正如Linu丶安卓的成功,开源能够吸引全球的开发者和科研机构参与到虹的优化和应用创造中来。

这能加速虹的技术叠代速度,同时快速在学术界建立行业标准,巩固我们的领先地位。」

「但是,」Pony的语气一转:「如果我站在一个商业竞争者的角度,我会说:绝不能开源!」

林燃问道:「为什麽?你担心技术泄露?架构原理是公开的,那些顶尖的公司迟早会追上来,就像OpenAI的领先优势只有三年时间,虹的领先优势同样大概率只有两到三年。」

Pony回答道:「林总,您低估了know-how的价值。

公开架构和公开代码是两回事,我们知道英伟达和英特尔也在做神经形态晶片,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是如何解决左右脑之间的数据同步和低延迟通信协议的,这是我们的独门秘籍,就像英伟达的CUDA一样,他们也不会公开CUDA的原始码。

如果开源,竞争对手立刻就能复制跟进,那我们花费巨大的成本建立的技术壁垒,就会变成一个被所有人抄袭的公共技术框架。

我的建议是:保持模型闭源,但开放API接口和高级定制工具。

让开发者和企业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应用构建,同时将核心的架构丶调度算法和左右脑通信协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样,我们既能享受生态的红利,又能确保技术的垄断。」

Pony的建议很好,林燃在思考的是开源之后能不能促进技术进步。

开源的话,能让集全球的智慧来共同推动人工智慧走向AGI,能把进度条加快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