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狗大户(1 / 2)
第260章 狗大户
只短短十天,苏尔电器提前备货的3万台电视机,就被抢购一空。
销售的火爆程度不仅让新闻媒体争相报导,就连苏尔电器自己都吓了一跳。
公司的很多管理人员想过产品会很受欢迎,但没想到会卖的这麽快。
四千卢比的家用电器绝对算是大件,结果卖起来就跟卖糖水一样,顾客都不带眨眼睛的。
其中有一半的销量,还都是孟买这里贡献。
作为印度最发达的城市,也是消费之都,孟买的很多商场直接来苏尔电器门口提货。
从产线上下来的电视机刚包装好,还没进入仓库就被拉走,完完全全的供不应求。
很多急切的消费者因为抢不到货,甚至去黑市加价买。
印度的黑市什麽都卖,越抢手的东西,就越有人倒腾。
那些小贩连夜在商场门口排队,或是对一些小批发商威逼利诱,以期拿到更多的货源。
原本商场里标价3999卢比的苏尔电视机,被他们喊到6000卢比。
有人买吗?当然!
六千卢比也比另外两家本土品牌,便宜一大截啊。
眼瞅着商场里的货根本抢不到,有些心急的人就会去黑市买。
贵就贵一点,谁让苏尔电视机看起来高档又漂亮呢。
那些黑市商人为了制造更大抢购恐慌,他们还派人散布谣言,有说苏尔电视机即将断货丶有说工厂遇到问题暂时要停产丶有说苏尔被抓起来了
总之各种小道消息五花八门,别说这种谣言还很有效果,有些大经销商都忍不住打电话来探听消息。
最后罗恩不得不亲自站出来对媒体记者澄清,苏尔电器的产能马上就将实现飞跃式的提升,大家不必恐慌。
消息报导出去后,风波总算平息。
不仅仅苏尔电器的管理层,就连罗恩自己都小瞧了这场史上最空前的营销GG,所造成的轰动效应。
它先利用悬念来引导舆论,接着慢慢发酵成社会热点,引起整个印度次大陆的讨论。
在最高潮的时候,它又用最华丽的姿态揭晓答案,全称海报丶热气球丶电视.
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种营销手段,它让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都成为GG的宣发人员,无死角的向整个社会渗透。
不过最重要的是苏尔电视机的价格,对得起那句GG词。
人人都买得起,多麽美好的愿景。
罗恩做到了,他把印度电视机的价格打到了历史最低。
媒体歌颂他,民众称赞他,就连马邦部长也称,「苏尔先生为印度的电子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波啊,这波属实是名利双收。
3万台电视机,罗恩此时正在办公室里忙着数钱。
「孟买这里的回款已经全部到帐了?」
「是,他们为了拿到货,全部付的是现金,一次性结清。」财务哈鲁斯回答。
「不错,利润有多少?」
「总计5400万卢比,孟买的3000万已经入帐,其他地区会在下个月内结清。」
十天的时间,净赚5400万卢比,很不错。
果然,还是这种高端家电赚钱。
得卖多少台水空调和电风扇才能有这麽多的利润?完全不能比。
「车间那里怎麽说?」罗恩又问生产主管。
「新订的7万套显像管已经到货一半,剩下的这个月内也会全部抵达。」
「新车间的进度也盯一下,我们要趁胜追击。」
「是。」生产主管阿尼斯恭恭敬敬的答应。
没错,苏尔园区里新的厂房正在拔地而起。
它们就在黑白电视机生产线的隔壁,罗恩准备打造一个产业集群。
嗯,这件事阿希什在负责。
「东大呢,我们订购的八条生产线什麽时候到?」
「老板,这次我们买的太多,可能要花点时间。不过已经有两条启运,本月就会开始安装,剩下的也会在半年内逐步交付。」
阿希什最近也忙的脚不沾地,新房已经装修好了,却来不及搬进去。
罗恩的胃口很大,一次性要买八条生产线。算上现有的两条,那就是十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当接到印度这里的订单后,东大都快笑歪了嘴。
他们正寻求产业升级,准备淘汰落后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这些破烂货很难处理,农村市场也有饱和的时候。
没等他们犯愁,突然冒出来个印度狗大户,妙啊。
足足八条生产线,好几家电视机厂都盯上了这块肥肉。
送礼的送礼,走关系的走关系,都想把手里的破烂货尽快处理掉。
最后有关部门协调后,苏尔电器以二十五万美元的单价买走了六条14寸线,又以五十万美元的单价买走了另外两条18寸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