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丹尼尔:老板,请叫我唐森!我很乐(1 / 2)
第605章 丹尼尔:老板,请叫我唐森!我很乐意当个华国人!
4月18日,在安国协会做客三天的丹尼尔,终于走出了问询室。
大门外,聚集了大量的媒体记者。
丹尼尔在律师的陪同下,全程黑着脸,一言不发地推开玻璃门,朝着停车场的方向走去。
很明显,不想接受记者的采访。
《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见状,顿时急了,心想:老子在门口守了三个小时,可不能就这麽让他走了!
丹尼尔一走了之,自己的新闻怎麽写?
他一个箭步冲上前,拦住丹尼尔的去路,话筒几乎要塞进丹尼尔的嘴巴里:「斯金纳先生,请问这三天在安国协会,他们对你进行了怎样的调查?是否存在非法审讯的情况?你还会坚持前往华国工作吗?」
此时,其他记者也反应了过来,摄像机丶录音笔齐刷刷地对准丹尼尔,各种问题此起彼伏。
「斯金纳先生,安国协会是否拿出了证据证明你涉及技术泄露?」
「有消息称他们对你进行了催眠,这是真的吗?」
「森联资本方面有没有对你提供帮助?」
丹尼尔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脸色阴沉,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他的律师立刻挡在丹尼尔身前,对着记者们沉声说道:「各位记者朋友,首先感谢大家对斯金纳先生的关注。
这三天,安国协会的调查过程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我们已经收集了相关证据,后续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斯金纳先生的合法权益。
关于是否前往华国工作,斯金纳先生的决定不会改变,具体细节我们不便过多透露,请大家让一让,斯金纳先生需要休息。」
律师话音刚落,一名戴着眼镜丶手持话筒的记者立马挤到最前排,自顾自地追问道:「『不合理之处』是指什麽?非法拘禁,还是存在刑讯逼供?你们收集的证据能否公开?如果安国协会再次阻挠斯金纳先生前往华国,你们会采取什麽措施?」
这些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出,瞬间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馀下的记者也纷纷附和,摄像机的闪光灯不停闪烁,刺得人眼睛生疼。
丹尼尔本想冲着镜头宣泄一番,但他咬咬牙,最终还是忍住了。
律师努力维持着秩序,不紧不慢地说:「斯金纳先生刚经历三天的调查,身体和精神都处于疲惫状态,你们的行为,正在对他的人身权益造成侵犯。」
可记者们依旧围在四周,不肯退让。
甚至还有人往前挤了挤,摄像机几乎要贴到丹尼尔的脸上:「斯金纳先生,森联资本给了您什麽承诺,让您宁愿得罪背叛国家?」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扎进了丹尼尔心口。
他猛地停下脚步,面色涨红,积压了三天的委屈丶愤怒,此刻尽数爆发。
他一把推开挡在身前的律师,眼神锐利地盯着提问的记者,一字一顿地反问道:「你知道在矽谷,像我这种水平的科研人员有多少?这其中又有多少欧洲丶华国丶高丽和天竺的工程师?」
「我只是换了一份新工作,从『引进人才』的一方,变成了『输出技术』的一方,这就成了『背叛』?难道研发人员只能单向流向灯塔国,不能选择在其他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丹尼尔一脸悲愤。
那名记者被问得哑口无言。
丹尼尔的话戳中了一个关键事实:灯塔国本身就是靠吸引全球人才发展起来的,如今却用道德这面大旗,来阻碍人才的正常流动,这无疑是一种双重标准。
最让人难绷的是,丹尼尔不是华人科学家,而是一名地道的灯塔国人。
「去年矽谷半导体协会发布的报告里写得很清楚,整个北美半导体行业,42%的核心研发岗位由外籍人员担任!为什麽我们要聘用一堆『叛徒』呢?」
丹尼尔耸了耸肩,语气里满是嘲讽。
《纽约时报》的记者思索片刻,字斟句酌地出言发问:「那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你把先进的存储技术带入华国,会不会对灯塔国的半导体产业造成冲击?」
这个问题一出,原本沉默不语的记者们再次提起精神,齐刷刷地看向丹尼尔。
事实上,这也是安国协会阻挠丹尼尔前往华国最主要的理由之一。
丹尼尔听后,心情反而平静了下来。
他没有立即反驳,仅仅是轻轻摇了摇头,颇为无奈地解释道:「专利是可以受到保护的!要是我把美光的架构技术,向天工科技透露,法律会有相应的惩处手段,而不是全凭猜想臆造,就要限制一名科研人员的人身和就业自由。」
丹尼尔顿了顿,接着说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灯塔国在DRAM晶片领域垄断全球市场,可正是日本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垄断,才推动DRAM晶片的成本从每片数百美币降至几十美币。
如果我们当时因为害怕被超越,就隔绝与日本工程师的交流丶阻挠技术信息的传播,现在的半导体行业会是什麽样子?」
最后,他自嘲地笑着说:「天工科技的研发水平并不差,你们又怎麽知道,我不是去学习的呢?」
不少记者闻言后,都不禁笑了出来。
有人转念一想,是啊,天工科技在晶片设计领域也算是第一梯队。
凭藉橙子 Z1指令集丶天河 100架构丶玄枢架构丶鸿雁基带等核心专利,不仅逼着高通主动认怂,还与英伟达丶联发科等公司,达成了专利交叉授权合作。
倘若天工科技没有真材实料,高通丶英伟达和联发科这些行业巨头,怎麽会甘心放下身段与其达成专利交叉授权?
要知道,在半导体行业,专利交叉授权从来都是「实力对等」的游戏,弱者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格。
一名常年跑科技线的记者,低声说道:「英伟达为了获得玄枢架构丶鸿雁基带的专利,连自己压箱底的Cuda指令集和并行计算引擎都拿上了谈判桌。」
周围的记者微微点头,似乎是认可了丹尼尔的说辞。
本来以为丹尼尔是去「技术扶贫」的,但天工科技也不差,在晶片架构丶基带技术等方面,握有一大堆让行业巨头们眼红的核心专利。
如此一来,丹尼尔就不再是「单方面输出」,反倒是属于「强强联合」。
就在这时,两辆奔驰商务车停在了一旁,从车子里下来了七八名安保人员,簇拥着丹尼尔上了车。
随后扬长而去!
在车身侧面,印着一只暗金色的游隼图案。
……
……
两天后。
丹尼尔带着家人,落地燕京国际机场。
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安保人员马上散开,把丹尼尔一行人护在中间。
「斯金纳先生,欢迎您来华国,对于这一路上的阻碍,您有什麽想说的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