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新四方来朝(2 / 2)
张元忭还想到自己在工部的工地上,也有大锅煮同样的肠子,他没想到这些肠子竟然还和东宫有关。
张元忭想起肠子的味道,碎肉加上下水,水煮的时候还是压不住那股腥臊味,只有油煎的时候才能算是味道不错。
「这肠子不好吃吧?」
姚纯臣说道:
「当然不好吃,东宫商铺也有纯肉的肠子,但是价格对于普通百姓还是太贵了一点。」
「这种肠子价格亲民多了,也能让百姓获得油水,大家都称呼为『东宫便民肠』。」
「京师百姓还是很喜欢这种腊肠的。」
张元忭想到那些工地上吃着腊肠的匠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才明白这个大时代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变化。
韦放又说道:
「子烬兄,听说工部准备在城北城南也建造新式土楼?」
张元忭点头,这也不是什麽大秘密,他在工部已经听万主司讨论过了。
官府手里还有一些位置不好的房产。
这些房产都在城北城南一些治安不太好的地区,这里距离各大衙门太远,租给官员没人要。
所以工部也在讨论,要不要将这些房子建造成新式土楼。
但是工部内对于建成后土楼有争议。
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一次性出售给百姓,这样工部就可以回笼资金,建设更多的土楼。
有一部分官员则认为,这些土楼应该和租给贫困官员的土楼一样,廉价租给贫困的京师百姓。
双方各执一词,也都各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工部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出来。
对于这个话题,这帮官场新人也纷纷发表了意见,大部分还是赞同出售的想法。
但张元忭想起工部那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字,又觉得这些房子还是租给贫困百姓比较好。
众人吃饱了之后,又提出要出去逛逛,众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去城外的水晶宫转转。
——
苏泽选择出游的地方也是水晶宫。
上次博览会以来,水晶宫已经成为京师城外的重要市集。
因为进城的商品需要交税,很多来京师做生意的商人,就只会将商品拉到京师城外集散。
而京师城内的商人,则会专门出城,来到水晶宫边上选购商品,再将这些商品拉到城内的商铺中去。
如果所有商人都在城门等待检查交税,那商品通行的效率也就太低了。
于是顺天府的税吏也想出来一个办法。
顺天府在水晶宫市场也设置税卡,商人交易之后,可以在这里开具完税的证明,然后税吏再将货物给封上。
等到入城的时候,城门检查的税吏,只要核对完税凭证,然后解封货车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大大增加入城的效率,方便了进出城内外的商户。
而商户在水晶宫聚集,久而久之,城内的百姓也就知道了水晶宫这边的商品又多又便宜。
个人携带商品进城自然是不用交税的,对于百姓来说,在这里买东西,又省去了入城的税收,于是水晶宫逐渐成为一个超级大市场。
苏泽这一次来,看到楞严寺的山墙又后退了一大截。
沈一贯说道:
「这是楞严寺又捐出一片土地,交给顺天府建造市场。」
苏泽今天是和沈一贯和罗万化两家一起出游的。
原本也约了申时行,但是这些日子西南开战,申时行身为兵部武选郎,休沐日也要留在兵部,所以没办法出行。
苏泽原本还约了王任重和沈藻,但是他们也同样因为衙门公务,休沐也要值班。
沈藻被海瑞推荐,出任第一任督查道御史,负责监督五门巡城御史治下的巡捕营。
沈藻忙着搭建巡警督查的班子,这些日子经常往来于报馆,询问苏泽要怎麽办。
苏泽将前世警务督查的体系搬过来,帮助沈藻建立了一套简单的督查体系。
上一次办水晶宫博览会的时候,楞严寺就主动捐赠土地,这一次楞严寺又主动让出土地,苏泽只能感慨这主持的觉悟也太高了一点。
让出土地的楞严寺,香火却更加鼎盛了。
沈一贯说道:
「听说现在的楞严寺僧人,都不用种地了。」
罗万化问道:
「朝廷不是有令,限制寺院发放高利贷吗?那楞严寺的僧人要如何过日子?」
沈一贯笑着说道:
「虽然让出了土地,但是临寺的店铺还是楞严寺的,出租这些店铺就能获得好大一笔收入了。」
「另外一甫兄不知道,这楞严寺的斋饭也是很大一笔收入。」
「斋饭!?」
沈一贯说道:
「这麽大的市集,方圆也没有多少人家,一开始的时候是商户捐赠香火,请楞严寺烧一些斋饭送过来。」
「久而久之,这位法严方丈就发现了商机,乾脆设立饭堂,直接出售斋饭。」
「楞严寺的斋饭味道不错,物美价廉,很快来市场的商人百姓也开始去吃。」
「听说楞严寺的伙房内有一百多号僧人整日忙碌,专门制作斋饭。」
苏泽不由的感慨,这位法严方丈当真是经营奇才,当主持可惜了!
但是再看看楞严寺重修的大殿,鼎盛的香火,好像当方丈确实也需要经营能力。
众人向市场内走去,没多远就见到了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摊位内传出争执声。
苏泽本来想要离开的,却发现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是今科状元张元忭。
原来张元忭和同年来到这个市集,一位同年见到这个摊位上出售的玻璃制品新奇,忍不住动手碰了碰,却打碎了一个玻璃花瓶。
这个店主立刻跳起来,声称自己是西域朝贡的使者,这个花瓶是要进献给皇帝的礼物,张口就索要一百银元。
如果是以前,这帮新科进士只要亮明身份,这个看起来像是胡商的老板也不敢再讹诈。
但是现在海瑞整顿都察院,御史们都盯着官员,众人都是官场新人,也不想要生事,只能理论起来。
可越是理论,这个胡商的嗓门就越大。
就在张元忭骑虎难下的时候,一群巡捕走了过来。
为首的胖巡捕是外城巡捕营的警督李德福。
这些日子,巡捕营上下战战兢兢,水晶宫市场又是外城重要的地方,休沐日人流最大,李德福身为警督亲自过来维持治安。
李德福上前了解了情况后,对着胡商说道:
「朝廷有法令,藩属国的商人需要在鸿胪寺边上的四方市售卖,你说这些玻璃是贡物,为何在水晶宫市场出售!?」
这下子那个老胡商汗流浃背了,李德福又说道:
「冒充贡使可是大罪!」
老胡商连忙说道:
「大人饶命!小人并非贡使者,这些玻璃也都是房山玻璃窑厂进货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