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1章 所谓「苏党」(2 / 2)

加入书签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馀威望1310点,请尽快完成上书,等候奏疏生效。】

还好自己拥有系统,接下来就要看系统发力了。

——

这一次内阁中出现了特殊的情况,高拱和张居正罕见联手,苏泽的奏疏遭到了赵贞吉和雷礼的反对。

高张的支持也正常,苏泽凡是关于财政方面的改革,两人都是支持的。

开拓财源,这是任何希望进取的变法官员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没有财政支持,根本没办法完成变法,商税的好处是高张都能看到的,是朝廷真的吃进去的好处。

但是赵贞吉和雷礼,就是推动商税的保守一派了。

作为阁臣,他们自然也能看到推动商税的好处。

但是他们又担心,过于激进的推动商税,会引起地方上的反抗情绪,最好还是之前那样,由地方上主动提出来开徵商税。

这场争论最终还是没有达成共识,最终奏疏送到了司礼监,隆庆皇帝又命令官员讨论。

结果自然是反对声更大了。

就连内阁达成共识的,要整顿广西吏治的事情,也在外朝引起了争议,认为这是朝廷苛责士人。

广西本来就是治理难度比较大的地方,有前途的官员不愿意去,如果朝廷因为土司叛乱,就惩罚当地的官员,那就更没有人愿意去广西当官了。

显然这种说法有诡辩的成分在,但是依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而且这一次的反对声,和以往不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

按照苏泽之前的总结,这算是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了。

第三阶段,就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个阶段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

如果是广西官员被知罪,那朝廷会不会拿别的官员知罪?

如果在任办不好事情就要被知罪,那大明朝有多少官员要被知罪?

能去广西的官员,基本上也都是没什麽前途的官员,如果他们因为贪腐或者无能治罪,接下来朝廷就要向其他官员下手了。

所以这种反对,是官僚体系自发的行为,并不是某个官员带头领导,广西的利益和京师大部分的官员也都没有关系。

当然,也正是这样,这种的反对才更可怕。

因为这不是帮某一个两个具体的官员开脱,而是整个官僚体系为了保护自己,自发的团结起来反对任何意义上的改革,要维持自己作为官员特权的地位。

当海瑞走入都察院的时候,几名广西道监察御史来到了他的面前。

为首的资深御史阮朝东,对海瑞说道:

「副都御史,吾等想要联名上奏,反对苏子霖的奏疏!请大人用印!」

海瑞看着几人,他没有多说什麽,命令身边的官员去拿都察院的大印,接着对几人说道:

「诸位以为,苏泽所奏的事情不对了?」

阮朝东心中有些忐忑。

自从海瑞入住都察院后,对于联名上奏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一道联名也需要加盖都察院的大印。

不过海瑞也承诺,这道程序并不是为了阻挡言路,只要是言官的上奏他都会用印,这不过是增加都察院的严谨性,让所有上奏都要通过他这个副都御史。

由于海瑞以前在地方的时候,就经常和苏泽一唱一和,所以如今在官场上,也有海瑞是「苏党」的说法。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荒唐,海瑞是执掌都察院的大九卿,怎麽可能是苏泽这个从四品的党羽?

但是传着传着,似乎这个说法也没这麽荒诞了。

所谓「苏党」,似乎并不是一股明确的政治势力,但是这个群体却好像真的存在。

每次苏泽推动政策受阻的时候,就会有「苏党」的成员跳出来,让苏泽的奏疏通过。

而海瑞就几次帮助苏泽通过奏疏。

这麽算起来,海瑞还真的是「苏党」的核心人物了。

阮朝东本来以为海瑞不会同意他们上奏,却没想到海瑞确实没有干预他们上书,心也就放了下来。

等到海瑞用完印之后,他将奏疏还给了阮朝东。

紧接着海瑞说道:

「诸位来得正好,本官正准备弹劾广西布政使成子学,诸位都是最了解广西之事的。」

阮朝东愣了一下,冷汗都下来了。

广西布政使成子学,那可是从隆庆元年就开始担任广西布政使的大员。

这位成大人在广西任上,完成了清缴全省藩库亏空的工作,得到张居正的的夸奖。

不仅仅是张居正,就连高拱对这位成大人也是褒奖有加,认为他是大明的能臣。

海瑞竟然要弹劾这样一位重臣!?

一方布政使,可是类比大小九卿级别的重臣。

阮朝东小心翼翼的接过了海瑞的奏疏,翻开之后就看到海瑞刚劲有力的字体。

海瑞的字并不是大明读书人常用的馆阁体,而是笔锋锋锐的颜体,字如其人,当真是好字啊!

但是比字更让阮朝东感到寒冷的,是海瑞奏疏中的内容。

广西布政使成子学在任期间,主持动员了邕江工程,这项工程动员了民夫十万馀次,将南宁周围的百姓都动员了一遍。

但是结果是,邕江在成子学在任期间,五年五次泛滥,防洪工程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除此之外,成子学还在土司继承这件事上大肆收授贿赂,在他任内造成的土司承袭混乱问题,比前任要多上了几十倍。

而这次被擒的叛军首领赵权的手下,他们被捕后,安南军统制陈璘亲自审讯,询问赵权反叛的原因。

赵权的手下供述,赵权曾经用重金贿赂成子学,对方许诺他一定能继承到白马土司的职位。

但是成子学突然反悔,又向赵权再次索要重金,赵权气不过这才起兵叛乱。

这份口供随着报捷文书一起送到京师,内阁又将这份口供发给了都察院。

看完之后,阮朝东手脚冰凉。

海瑞说道:

「成子学是朝廷重臣,赵权手下也是叛军,不能全信。本官是准备派人详细勘察之后再弹劾他的,但是诸位正好过来,本官就询问一下诸位的看法。」

阮朝东恨不得自己没有来过,在场的几位御史的脸色也十分的难看。

海瑞看到众人沉默,语气有些严肃的问道:

「诸位都是广西道监察御史,有督宪广西的职责,难道这些事情你们一点都不知情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