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3章 齐心(1 / 2)

加入书签

第383章 齐心

「大早上来喝酒也是稀奇。」

面馆老板暗自吐糟,但也抱了一箱啤酒出来,随后又去弄菜煮面。

陈家志丶李才丶李秀丶陈正旭丶薛军5人则坐在一张桌子上聊了起来。

李才描述着昨晚的场景。

「那几个老客户太给面子了,平时来那麽晚,昨天却来那麽早,给足了面子。」

「真的,当时我被感动到了。」

李秀打趣道:「不会还偷偷抹眼泪了吧?」

「姐,哪能呢,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李才继续说道:「但确实很感动,我没想到卖菜还能整出感情了。」

李秀偷偷瞄了一眼陈家志,她记得家志也有同样的经历,不过也爱显摆的他这会儿却听得津津有味。

时不时点头,仿佛带入了自己一样,让李才说得也很带劲。

从涨价前的鸡心芥不够卖,到涨价时的争论,以及涨价后的市场百态李才把每一历程都说得很详细。

「但如果要说让我感受最深的。」李才沉声道:「那一定得是靠谱鲜生的经营理念。

「鸡心芥为什麽受追捧?即使比行价高出6毛/斤也有很多人买单。」

「首当其冲的就是其极佳的品质,堪称独一无二。

,「其次就是公司一贯以来奉行的稳定丶靠谱丶诚信丶为客户考虑等经营策略,这让我们拥有了很多深度用户—.」

李秀看着弟弟侃侃而谈,身上似乎绽放了不一样的光芒,内里仿佛多了一股信念,整个人也更加的自信。

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家志的影子,男人有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后,一瞬间就变成熟了,也更有魅力了。

这样的感觉似乎还不错,陈正旭也听得很认真,时不时附和几句,有些体会他也感同身受。

他这段时间去了不少陌生城市,见了很多陌生人,搭建了很多关系。

从无到有,中间的桥梁就是鸡心芥。

而鸡心芥也可以替换成其它优质蔬菜,在特定人群里,这就是最好的交流媒介。

不过他也只是附和,并没有去争抢李才的舞台,今天就该他是主角。

吃着小菜,喝着酒,再吃一碗面,还有最重要的同伴认真倾听,李才只感觉浑身通透就是很爽。

即使全程回味了一次也还意犹未尽,嗯,下次可以回老家说。

而现在这舞台上也不应只有他一人。

「旭总,你呢,你也别想着让我,我知道你很厉害,你手下那几个牲口也很拼。」

「牲口这个绰号实在是不好听,以后还是别这麽叫了。」

「嘿,这个不是我取的哈,是小熊他们几个自己这麽叫的。」

陈正旭郁闷的喝了口酒。

手下的兄弟不是名字带熊,就是姓马丶姓朱丶姓牛,各自对负责的配送区域开发又很拼,久而久之就互相调侃牲口。

现在好了,传开了。

他莫名成了牲口头子。

「我这些天在外面跑得也还行,在中山丶珠海丶东莞都和当地的大批发商建立了联系。

不过价格没才总这麽强势,除了个别主动提价的,剩下的都还在2.5元/斤。

以后按价格来,我拿基地的鸡心芥和你一比就没什麽优势了。」

李才笑了笑,「都是自家人,争来争去也没什麽意思,以后就让给你了。」

陈正旭挪撤道:「我抢你的就不行,你主动让给我就可以,是这个意思吧?」

「有什麽不对吗?」

李才摊了摊手,惹得众人哈哈笑了起来,这该死的胜负欲啊!

陈家志这时举起了酒杯,「也别抢来抢去,让来让去了,上半年我不敢保证,但等下半年,鸡心芥货源一定管够!」

他也很无奈,原本还曾担心300亩的基地会不会大了,结果不够卖。

和鸡心芥有一定关系,但陈家志认为主要是在他的薰陶下,团队里的人进步了,已经逐渐织起了一张渠道网络。

导致基地建设反而跟不上市场建设。

想到这,陈家志又问薛军:「增城那边的基地找得怎麽样了?」

刚尝到甜头的李才和陈正旭也立马认真倾听。

如果再能把增城迟菜心做起来,这潜力可比水东芥还要更高。

毕竟菜心是岭南地区销量最大的蔬菜之一。

薛军先是闷了一口酒,才沉声道:「除了小楼镇,我还去了派潭镇和正果镇,面积较大的平整连片地块都比较难找,还大多种的是果树,目前可选择的点位都比较少,灌溉等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

陈正旭安慰道:「能找到地也总比没有强。」

陈家志想了想,又问:「当地农民种果树的效益怎麽样?」

薛军说:「得分情况,种柑桔的这两年都不赚钱,但荔枝好像还好。」

增城是着名的水果之乡,广东四大名果--荔枝丶柑桔丶香蕉丶菠萝在全县都有广泛种植。

陈家志知道增城的挂绿荔枝,此时也有了些名气。

但这会儿,增城荔枝种植似乎还并没有占绝对主导。

据他们现场走访,柑橘的面积并不比荔枝少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