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齐心(2 / 2)
而这两年全国各地的柑橘产业似乎都不景气。
他还记得元谋的王永祥去年家里种的蜜桔卖不上价,在沪市郊区似乎也是如此,柑橘很贱。
陈家志再问:「小楼镇有平坝地区种柑桔吗?」
「有,面积不多,主要是甜橙。」薛军说:「但每隔几块地就有一片橘林,把连片的地给隔断了。」
陈家志琢磨道:「既然柑橘效益不好,让农民把树砍了,地不就连起来了吗?」
薛军一,「还能这样?」
陈家志笑了笑,「我觉得可以试试,平坝地砍树种菜也合理。」
这合理吗?
连李秀都眨了眨眼,感觉这道理有点歪。
不过对薛军来说,这好列也是一个方向,可以去试试看,问问当地农民愿不愿意砍树种菜。
或者把地租出来,他们自己砍。
谈完增城菜心,陈家志又看向李才,「才总,现在档口搞得这麽好,还有没有其它想法?」
李才沉吟了下,「我想去连州看看,合作基地近期要栽苗了,顺便去散散心,在批发市场呆得都快发霉了。」
陈家志点头道:「也可以,嫁接苗最迟半个月后也能运过去。」
听到李才想去散心,陈家志便也没继续往下说。
他本想说再开一个档口,但想了想还是算了,档口的销售已经够猛了。
再者还有配送。
而且陈正旭也和其它城市的批发商搭上了线。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渠道能力都足够了。
重点还是在基地上。
饭也吃了,酒也喝了,李才的光辉成绩也显摆完了,酒劲上头,上了一夜班的几人疲惫劲也上来了。
陈家志举起了最后一杯酒,「为了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付出,公司年中会分一次红,在座的都能拿一笔钱,可以开始想想怎麽花了。」
顿时,气氛又热烈起来,没人不喜欢拿钱,而陈家志除了谈感情,还能让团队齐心协力发展的有效手段就是发钱了。
做了这一行,休息时间都难有。
他前世种了二三十年菜,习惯了全年无休。
但眼前这些人在他眼里都还是新人,精神力量要有,物质力量更得跟上。
李秀去结了帐后,一行人才又慢悠悠的准备回去休息。
面馆老板还特地出来送了送,「慢走,下次再来哈~」
没喝酒的李秀也只能强装镇静,忍住和老板一起吐槽的冲动,谁一大早就喝一件啤酒呐。
还是吃面条。
也是刷新她的三观了。
不过看着前面还在胡天侃地的几人,她想,这也许就是家志能把这麽多人聚拢在一起的原因吧。
回了办公楼后,李才几人都先回楼上宿舍休息了。
而陈家志则是往办公室走。
李秀说道:「家志,你要不要也去休息一会儿,我看着时间喊你。」
陈家志笑了笑,「我没事,就喝了3瓶,状态还好,趁还有时间,看看这边的情况。」
李秀说:「下不为例哈,以后可不能早上喝酒了。」
陈家志走过去揽着她的腰,「行行行,这回我听你的。」
李秀拍了拍咸猪手,「别闹,办公室那麽多人呢。」
陈家志昂首挺胸,「这有什麽,我们是合法夫妻,在大街上亲嘴都没人敢说什麽。」
李秀被他这副理直气壮的模样逗笑了,但也把腰上的手扒拉下来牵在手里。
进了办公室后,陈家志拿出配送中心和档口的资料看了起来。
档口的情况他一直有关注,只是快速扫了一遍。
他把重点放在了陈正旭带回来的客户统计资料上。
为了不抢李才的风头,陈正旭在喝酒时说得很简略。
实则他做的事一点也不少。
就拿手上的这份各城市合作批发商名单来说,资料写得很详尽。
除了地址等基本信息外,经营类型,日销量,客户群体等都有统计。
很快,客户群体那一栏便吸引了他的注意。
里面明确了几家有供港澳业务的批发商。
不一定是直接供港澳,只是和港澳的批发商有合作,但也是一条渠道。
深城的布吉,珠海的和平物流综合市场都各有一两家。
水东芥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现在搭上了关系,未来自然也有机会在菜心等蔬菜上进行合作。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补充。
陈家志笑了笑,不知夏有车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