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章 和平来了,他们走了,她等的人再也(1 / 2)

加入书签

第262章 和平来了,他们走了,她等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喔……】

现场的很多观众包括线上直播间那边的网友们都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沈铭恩一张嘴,所有人就有一种……

对味儿了的感觉!

弹幕也一直在刷:

【感觉好有画面感!】

【这个切入点……这个人设塑造……我去……有点儿东西!】

【哈基恩:你在质疑我红歌代言人的名声吗?】

【还得是沈铭恩啊,他一出手,就感觉跟其他人的作品有很大差距。】

【?是其他人跟哈基恩有差距吧喂!】

……

作为内娱最炙手可热的主旋律创作节目,《星火乐章》的嘉宾质量其实一直都是非常高的,其中有几位就连巅峰时期的《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都不是对手。

这样的一批人,这样的一批「班底」,他们拿出来的作品,肯定也都不是那种劣质的烂大街的作品。

在刚刚的表演途中,所有人也的确感觉每一首歌都拥有着其「可圈可点」之处。

甚至,他们有的人优秀到,让观众有种,就算是哈基恩来了,也不一定会比这几位的这几首作品好的感觉……

可有些时候,感觉终归是感觉。

沈铭恩这家伙啊,总会在一张嘴的那一刹那,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并通过自己简单的寥寥几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红歌代言人」的含金量。

有一说一,《阿嬷》这首歌当真是有点儿出乎观众们的意料,要知道本期《星火乐章》的命题可是「亲人」啊……

提及这个命题,用这个命题来创作主旋律风格的作品,很多人第一时间脑海里浮现的词汇就是「祖国母亲」这四个字。

因此,大多数人都是以这四个字作为主基调,进行的作品创作。

可沈铭恩这首歌,很明显描写的就不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笼统的单纯的「歌颂」主题。

从他的歌词里,你能够听出浓浓的故事感!

首先来说,这首歌的歌名叫做《阿嬷》,这个歌名在歌曲演唱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了屏幕上,有字幕解析,因此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歌名……

只从歌名来说,很多人就能听出很多「独特性」。

「阿嬷」,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丶湾岛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人社区对祖母,也就是奶奶,或者年长的女性的亲切称呼。

这样的称呼在我国北方并不流行,甚至很多北方人乍一听这个称呼都不知道喊的是「奶奶」啊还是「姥姥」。

也因此,这样的称呼,至少对于我国北方的观众而言,是一种非常具有「新鲜感」的称呼,一下就能够吸引北方观众的眼球。

而对于南方观众而言,则应该说是更会有代入感一些吧。

歌名好,歌词里也很有故事,沈铭恩上来的非常简短的几句主歌,就塑造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深山里生活一辈子没有走出去过的老人的形象……

「裹着小脚」丶「困在深山」,这样的歌词更像是「封建压迫」的具象化符号。

尤其是「裹着小脚」这四个字。

什麽是「裹脚」?

裹脚,又称「缠足」,是我国古代对女性实施的一种一人工方式改变足部形态的陋****是通过长期束缚使女性双脚变形为尖小的「三寸金莲」。

这种习俗大致起源于北宋后期,在南宋至清末民初年间广泛流星雨社会中上层女性群体,民国时期逐渐被明令禁止。

具体做法……

还真的慢残忍的。

通常是在女孩子5到8岁的时候,用布条将脚趾强行弯折至脚底,再紧紧缠绕脚掌,限制脚部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最终使双脚变得畸形丶短小。

过程伴随剧烈疼痛,且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行走功能和身体健康。

这种「封建陋习」的兴起,与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畸形,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身体控制密切相关,它不仅对女性造成了生理上的永久伤害,也在文化层面强化了对女性的束缚,是古代封建礼教压迫女性的典型体现之一。

这种东西属于是非常具有特性的东西,也在一瞬间就将沈铭恩歌曲里刻画的那个「阿嬷」的形象,变得非常的令人同情。

代入感一整个拉满的同时,后面又通过「包办婚姻」这样的陋习,进一步使得人设变得立体丶丰满。

可以说,沈铭恩一上来,只是两三句主歌,直接就塑造了一个非常饱满的「阿嬷」的形象。

这不仅是歌词方面的功底,更是「文字」方面的功底,不难看出绝对是下了功夫的,几句歌词唱完,所有人脑海里就自然而然的浮现了一个深山里一生贫苦的老奶奶的形象。

「……」

一时间,现场逐渐变得安静下来。

许是也觉得《阿嬷》这首歌适合安静的听吧,所以很多线上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不再疯狂的发弹幕,放下了手里的「键盘」,安安静静的去听了起来。

也就在那版情况下……

沈铭恩继续唱着:

……

「炊烟飘过~」

「煮饭的柴火把腰压弯了~」

「黄昏日落~」

「阿公敲着碗筷把歌唱着~」

……

唱到这一段的时候,沈铭恩的眼神忽然就变得凌厉起来,紧接着,他用一种类似「说唱」的方式,继续唱着:

……

「她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过!」

「等远方开来的车!」

「门口的板凳在那从没挪过!」

「眼神还在期盼着!」

……

「喔……」

该说不说的,这一段很明显是即将要进入副歌了,因为大家都能够听到伴奏里面的鼓点开始变得愈发密集。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一首作品,在进入副歌之前,沈铭恩竟然会加入到一段rap……

要知道,在这样「拟人化」的作品里加入到「rap」,稍微一不小心就容易,可是很容易说翻车就翻车的。

这种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

可沈铭恩不光完美的融入进去了,还并没有让大家感觉到多少的反差感……

甚至,因为他极具颗粒感的rap,反而将那种副歌来临之前的「紧迫感」,一整个拉满。

情绪值丶期待值,同样高高的被拉了起来!

也就在那般情况下……

沈铭恩继续唱着:

……

「她生了一个又一个!」

「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

……

编曲!

伴奏!

很多观众从伴奏里听到了一阵非常明确的,非常铿锵有力的「嘟嘟嘟」的那种声音!

那是什麽?!

是号角!

是冲锋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