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2章 和平来了,他们走了,她等的人再也(2 / 2)

加入书签

但凡是个国人,是个从小看过抗日剧的,谁听不出来,那是冲锋号啊!

冲锋号,队伍里用于传递战术指令丶鼓舞士气的一种铜管乐器,在近代战争中具有标志性作用,核心功能是通过特定旋律向士兵传达冲锋丶集结丶撤退等作战信号。

大多数时候,冲锋号的声音都与「勇气丶牺牲丶胜利」绑定,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是军队精神的符号之一了,即便是在现代,它也经常在影视丶纪念活动中,用于唤起对历史的记忆,传递顽强拼搏的精神!

俗话说,冲锋号一响,就是伙夫拿起菜刀也得上,听到那一阵「冲锋号」的声音的时候,每一位在聆听沈铭恩这首《阿嬷》的观众们,都有一种DNA动了的感觉啊好吗!

明明!

刚刚!

沈铭恩的《阿嬷》还在塑造一个深山里非常凄苦的老人形象,这冲锋号一出来,那真的是仿佛强行将观众们拽入到战场上去了!

仿佛下一刻,大家就要挥舞着大砍刀,跟鬼子们拼刺刀了!

代入感简直不要太强啊好吗!

只是……

有观众未免会有有些疑虑……

就是说,这个时候,突然加进来「冲锋号」的声音,是不是会有些不太合适?

是不是会跟这首歌原本的主意有些「违和」?

毕竟,这首歌在此之前塑造的可都是一个深山里的「阿嬷」的形象啊……

从家长里短,一下过渡到家国大义,相当于不经过训练直接「上战场」,这让很多讲究的观众无论如何无法接受啊……

但也有比较有眼力见儿的观众们,敏锐的意识到了些许不对劲。

首先来说,以大家对沈铭恩的了解,以沈铭恩的「功底」,这种「低级错误」他是肯定不会犯的……

他之所以这样编排,肯定有他的理由。

其次!

你听沈铭恩刚刚在那句加入到冲锋号到了歌词里,唱的是什麽啊!

他唱的是:「她生了一个又一个,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没太听懂沈铭恩唱的这首《阿嬷》,究竟有什麽深意。

因为这首作品的主歌部分,无论是加入到那段rap的片段还是前面,主旋律基本上就一个,那就是塑造那位山里凄苦的「阿嬷」的形象。

两次提到的「阿公」,好像是路人甲一样,也只不过为歌词增加了一些「家长里短」的符号罢了。

说白了,前面的歌词,唱的都太过「平淡」了。

加上歌名,也让所有人只感觉,这首歌好像只是在塑造一个「阿嬷」的形象……

是!

的确!

形象塑造的不错!

人物非常的丰满,非常的立体,所有人听完脑海里都有很强的画面感。

但是!

这首作品,需要是一首怎麽样的作品啊?

它需要是一首主旋律风格的作品!

这里是哪儿?

这里是大型主旋律音乐创作节目《星火乐章》!

是一个创作丶演绎红歌的节目!

在这样的节目上,你只塑造一个深山里的「阿嬷」的形象,最多是符合「亲人」这个命题……

但节目的命题,不仅仅是「亲人」这两个字,而是用「亲人」来创作主旋律作品啊!

前面阶段,所有人都只听出了塑造的「阿嬷」这个人物,本来就好奇为什麽只有人物没有其他的……

现在!

沈铭恩副歌之前,一句带着「冲锋号」为伴奏的歌词「她生了一个又一个,都被号角的呼声,吹走了!」可谓是直接升华了前面所有的「人物塑造」!

那一刻!

很多人,忽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这句歌词之前,所有人听到的那个「阿嬷」,都只是一个深山里凄苦无比的老人形象。

而现在……

这个听上去非常的孤单丶凄苦的「阿嬷」,直接被这句歌词,升华成为了一位「英雄母亲」!

那一刻,所有人才终于明白,原来沈铭恩塑造的从来都不只是一个深山里命运凄苦的老人形象,而是一位「英雄母亲」啊!

【喔!!!】

冲锋号响起的那一刻,副歌来临之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有种情绪被调动起来的感觉,弹幕疯狂刷着:

【闹半天,前面全都是铺垫啊!】

【一句歌词,将人物形象彻底反转,有点儿东西啊!】

【这歌可以,感觉塑造的真的很好,说实话这句歌词之前我是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反转……】

【牛哔!不愧是红歌代言人!不愧是哈基恩你这家伙!】

……

逐渐get到歌曲里点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克制不住自己的欢呼雀跃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也就在那般情况下,沈铭恩拎着话筒,大声唱着:

……

「山那边是什麽?」

「是烈士的英魂!」

「是他们拼死保卫的新zg!」

「河那边是什麽?」

「是绵延的战火!」

「她望着远方泪一滴滴的落!」

……

「哇!!!」

现场很多人听着这几句歌词,真的有种「鸡皮疙瘩掉一地」的感觉啊!

很多人都下意识的低头去看自己的胳膊上,真的就发现上面有密密麻麻的一层鸡皮疙瘩啊好吗!

真的就感觉,在短暂的一句歌词将整首歌的主题进行升华之后,直接进入这样的副歌主题,真的给人一种热血沸腾,又忍不住感动到潸然泪下的感觉啊!

是!

的确!

这首歌的歌词里,有那些为国捐躯的热血片段!

但同样!

歌曲里,也有「刀」啊!

你听啊!

沈铭恩还唱着最后那句:

……

「和平来了~」

「他们走了~」

「她等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