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0(2 / 2)

加入书签

不想张夫人闻言,却嗤笑了一声,说:“妹妹也不是外人,那些糊弄外人的话,我也不在你跟前说了。那李守忠虽是国子监祭酒,却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家的女儿虽然识字,平日里却只读《女四书》、《烈女传》等书籍,其余诗词歌赋一概不学,她大约是做不了红袖添香的事了。”

至于贾珠的为人,不必张夫人多说,贾敏也知道几分。

若论在读书上的天赋,贾珠比其父贾政强,所以小小年纪,却已经中了童生。

但也正因如此,贾政夫妇对他的期望极高,一心想着让他超越大房的贾瑚,日常教导十分严苛。

也许是生活环境太压抑了,贾珠最不喜欢的就是规规矩矩的女子。他身边的丫鬟,越是举止轻浮的,就越得他喜爱。

反倒是那些守着规矩劝他保重自身、体谅父母的,他当时不会说什么,事后却会找借口赶走。

那些举止轻浮的,又让贾政和王夫人不喜,看见一次便换一次。

可以说,自贾珠知人事起,伺候他的丫鬟就没有一个能在他身边待够半年的。

眼见他要成婚了,按照贾家的规矩,贾政和王夫人各自替他选了一个房里人。

王夫人希望儿子身边能有个替自己说话的人,便选了个身姿如柳,眉眼如画的,只是脾性温和绵软,跟个面团差不多。

贾政选的那个容貌只是秀丽,性情却过于板正。

这两个房里人,明眼人都知道贾珠会喜欢哪个。若是珠大奶奶性情过于规矩无趣,再有貌美的丫鬟从中搅和,只怕夫妻两个是处不好的。

“这……”

贾敏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张夫人拍了拍她的手,劝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还是别人的儿孙,咱们就别跟着瞎操心了。”

贾敏点了点头:“嫂子说得是,儿女之事最不好开口,还是个人顾个人吧。”

说多了别人不领情不说,日后有哪点不顺的再反过来怪你,那才是叫了撞天屈呢。

姑嫂二人又说了阵闲话,贾敏便告辞出来,又往荣庆堂辞了贾母,顺便见了见来请安的二房姑娘探春,便坐车回去了。

回到家里,和丈夫说起娘家的见闻,林如海听得皱眉:“难不成岳母当真是年纪大了,糊涂了?”

当年他们刚成婚的时候,贾母也不这样呀?

贾敏冷笑道:“她才不糊涂呢。当年父亲还在时,她就几次三番想废长立幼,要把这荣国府的爵位给了二哥。

只是父亲更疼爱长子,再者大哥自己虽然没本事,跟在太子身边却十分听话,眼见是错不了的,母亲才一直没得逞。

等到后来太子登基成了圣人,大哥的地位更加牢靠,母亲嘴上也不敢提了,但心里却始终觉得二哥吃亏。”

既然心爱的小儿子吃了亏,那自然要想方设法贴补贴补。

她自己的梯己,日后必然要把大头留给贾政,肯定是不愿意动的。让王夫人借着管家之便从公中捞钱,才是多捞一两是一两。

林如海道:“只盼日后别闹出来,不然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算了,不说他们家的事了。

再过两天就是玉儿的休沐日,孩子这么久没回家,可得多准备些她爱吃的。

对了,她不是想出去玩吗?到时候我请个假,咱们一家子到城外承天寺去。那里不但景色壮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