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现实主义画派与法国最伟大的诗人(1 / 2)
第223章 现实主义画派与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喂,谜一样的人,你最爱谁?父亲丶母亲还是姐妹兄弟?
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
朋友呢?
您用了一个词,我至今还不知道它的含义。
祖国呢?
我不知道它在什麽地方。
美呢?
我倒想真心地爱它,它是女神,是不凋之花。
金子呢?
我恨它,一如您恨上帝。
唉!那你爱谁?不寻常的异乡人?
我爱云.过往的云那边那边奇妙的云!——《异乡人》波德莱尔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芥川龙之介
尽管米哈伊尔对于巴黎而言是一位外来者,但随着他在巴黎的不断成功,其实已经有不少巴黎文化界的人士想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甚至说一些比较实在的年轻人已经表示想投靠到米哈伊尔门下,为米哈伊尔在巴黎张目和四处奔走。
差不多就是法国版的「公若不弃,某愿拜为义父」。
要问原因的话,简而言之一位已经成名的作家本身就意味着庞大的资源,他既能向出版商推荐某部作品,同样还能为某部作品亲自背书丶撰写推荐语,甚至说还能学习他的写作秘诀以及利用他的人脉关系
而像这种事情,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倒是也有好处,毕竟文化界的事情很多时候说白了就是争一个话语权,谁的追随者多丶谁的徒子徒孙多往往就意味着声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这个人不会被文化界遗忘。
对此米哈伊尔算是比较谨慎,毕竟法国接下来也是风云突变,而他并不希望有人借着他的名头去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因此对于这样的拜访请求,米哈伊尔大多数时候都是拒绝的。
不过当米哈伊尔问出:「他的名字是?」
屠格涅夫的一句「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一下子就将米哈伊尔吸引住了。
关于波德莱尔在法国文学史的地位,简单来说,如果非要评选一下谁是法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只能选择一个名字,那麽这个人大概率就是波德莱尔。
作为象徵派诗歌之先驱丶现代派之奠基者和散文诗的鼻祖,波德莱尔的才华毋庸置疑,而在1845年这一年的话,波德莱尔才刚刚尝试了自杀。
而他自杀的最直接的原因,差不多就是他的生父给他留了一大笔遗产,然后波德莱尔便开始尽情地挥霍,他的巨大开销震惊了他的母亲和继父,于是他们便向法院申请为他设立一个「理财委员会」,接管了他的财产,然后波德莱尔只能每月领取一定的生活费。
表面上看是经济原因,要是深入探究一下的话,大致来说就是生性敏感忧郁且自视甚高的波德莱尔一直渴望着过上一种自由丶优雅的艺术家生活,而这种现实的管控对他来说可谓是一种毁灭性的侮辱。
毕竟这种管控无疑是在告诉他:你得服从现实与秩序,你没有足够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尽管事实确实就是如此,但对于像波德莱尔这样的诗人来说,让他直面庸俗丶残酷的现实确实就足够让他玉玉了,再加上日益紧张的家庭关系,他便来了一出具有表演性质的自杀行动。
只能说,有时候确实很难搞清楚有些大诗人的脑回路。
但无论如何,对米哈伊尔而言,既然这样一位足以在法兰西文学史上不朽的诗人要亲自上门拜访他,那麽米哈伊尔便乾脆利落地点了点头说道:
「可以,我这些天都是有空的,他如果有朋友想一起过来那也无妨。」
「我会转达给他的。」
眼见米哈伊尔答应的这麽痛快,屠格涅夫也是微微有些诧异,不过他也并未多想,而是补充道:
「他的朋友们肯定会一同前来的,毕竟他们就是我刚才跟你说的热烈讨论你的文学主张和理论的年轻艺术家,据我所知,他们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尝试了。」
对于这件事情米哈伊尔倒是并不觉得意外,毕竟他拿出来的文学主张和文学理论有一部分内容便来自对波德莱尔诗歌的解析和总结。
与此同时,波德莱尔的圈子里还有不少画家朋友,在其中,有两位画家的名字分别叫做尚弗勒里和库贝尔,而也正是这两人将于十年之后,在法国的绘画领域掀起一波现实主义的潮流,主张关注现实生活丶以真实为原则进行创作。
毫无疑问,现实主义画派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画派的名作《拾穗者》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也在后来出现在了中国的课本上。
从这个角度来说,米哈伊尔也是即将跟少时的自己来上一次呼应和联动了。
正当米哈伊尔感觉颇为奇妙的时候,屠格涅夫在跟米哈伊尔确定好这件事情之后,那也是兴冲冲地跟米哈伊尔聊起了巴黎文学圈最近的一些八卦以及他接下来的一些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屠格涅夫最近这段时间在巴黎是混的越来越风生水起了,毕竟以他跟米哈伊尔的关系,米哈伊尔在巴黎的成功某种意义上还真就是他的成功,而屠格涅夫的吹逼小故事无疑正变得越来越权威。
当然,屠格涅夫并不完全是在乱吹,有些时候还真给米哈伊尔提供了不少助力,就像他前段时间吹的什麽米哈伊尔只对最美丽的女人感兴趣
与此同时,他在歌唱家维亚尔多那里无疑已经成了座上宾。
对于屠格涅夫的这段感情,米哈伊尔只能说有点难评,虽说他多少是跟屠格涅夫聊了聊这件事,并且给出了一定的提醒和建议,但究竟如何,肯定还是要屠格涅夫自己做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