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被忽悠瘸的阎埠贵(12w)(1 / 2)
第213章 被忽悠瘸的阎埠贵(1.2w)
贾家。
就在全院大会结束没多久,易中海和王桂花两口子,直接找上了门。
「东旭,淮茹,我有件事情,想要跟你们商量。」
一进屋,易中海就主动开口说出了这句话。
听到易中海这样说,贾东旭和秦淮茹都有些意外。
短暂的愣了愣后,贾东旭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开口说道:「师父,有什麽事情,您说,我听着。」
看到贾东旭一脸恭敬的样子,显然是把自己这个师父给放在了心里,易中海十分的满意,笑了笑之后,便说道:「是这样的,刚才阎埠贵他们,不是号召大家继续捐铁,为国家大炼钢继续出力和做贡献吗?
我想了想,又和你师娘商量了下,准备响应号召,把家里的锅和菜刀捐出去……」
听易中海说到这里,贾东旭有些错愕,却是心中一紧,不理解的问道:「师父,难道您准备加入阎埠贵搞的那个公共食堂,和那些人一起吃公共食堂?
这不就是个坑吗?
刚才在全院大会上,您可是还拒绝来着。
这好端端的,这会儿怎麽就想不开呢?
而且这捐不捐的,不是您一个人的事情……」
贾东旭有些急了。
这易中海要是加入了公共食堂,和阎埠贵他们一起吃公共食堂,到时候每个月的粮票定量,也将全都进入了公共食堂,可就没办法像之前那样,继续帮衬他们家了。
虽然现在贾张氏加入了农村的公社,吃上了公共食堂,每个月也不用让他们继续费尽心思去省口粮和淘换粮票,但每个月给的养老钱,反而在贾张氏的要求下,比原来增加了一些。
而且没了粮食定量上的压力,吃不惯粗粮的贾东旭,总会让秦淮茹偷偷把一部分粗粮份额,找人换成细粮。
现在从粮店买粮,都是粗粮搭着细粮卖的,每个月的粮食定量,想要全都拿来买细粮,哪怕有钱也不行。
粗粮细粮搭配着吃,别人家或许没问题,但贾家的细粮总是不够吃的。
去鸽子市买,因为不用粮票的缘故,价格可比粮店贵多了。
也幸好有易中海这个师父帮衬,不然他们家的日子,可就没现在轻松和自在。
「东旭,你先听我说完,不是你想的那样。」
留意到贾东旭的反应,易中海却是笑了起来,当即开口道:「家里的锅捐了,的确就没办法做饭了,不过我也没想和阎埠贵他们搞什麽公共食堂,倒是有个另外的想法。
你看我和你师娘就两个人,中午的时候,我和你都不回来吃午饭,都吃轧钢厂的食堂,你师娘一个人开伙又麻烦,反正淮茹棒梗两个人,也一样是要开伙做饭的,就想着不如以后和你们搭个伙,把两家的定量合在一起。
这样不光省事,一个月也能省下不少的煤钱,你看怎麽样?」
刚才阎埠贵提出公共食堂的倡议,易中海虽然没同意,但这件事却给了他启发和与贾家关系捆绑更进一步的契机。
如今贾张氏已经被赶回了农村,没有贾张氏隔在中间,他们也是时候跟贾东旭和秦淮茹他们拉近关系,进一步「融合」。
养老的事情还早,眼下却可以先试着一起搭夥过日子,等以后需要让他们给自己两口子养老的时候,就更加的顺理成章了。
关键这次阎埠贵再次提议捐锅捐铁,易中海刚好可以借着支持国家大炼钢的名号,来完成这件事情。
师出有名,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闲话。
同时。
是进一步铺垫和为将来做准备,更是对贾东旭和秦淮茹的深度考察,如果接下来搭夥过日子过得不好,或者不顺利,到时候他们还有「撤回」的馀地。
进可攻,退可守。
「师父,您要有这样的想法,我是肯定举双手欢迎和支持的,以后就让淮茹做饭,能让你们轻松一点,也是我这个当徒弟该做的。」
微微一怔后,已经将这件事情的利弊,迅速过一遍的贾东旭,当即扬起了笑脸,对着易中海和王桂花表态道。
两家人搭夥这件事,对他们贾家,并没有什麽坏处。
相反,还是件大好事。
毕竟易中海的工资比他高快一倍,而且两家人的定量差不多,也就相差一个棒梗。
不过别看棒梗人小,胃口可不小。
等以后再大一些,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对他们也是压力。
关键按照易中海刚才的意思,是想要把他们两口子的定量,交给他们家统一安排,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显是自己家占据了主动权。
「东旭,话不能这麽说,我现在还能动,做饭买菜和做家务这些,可不能让淮茹一个人来,我这个做长辈的,肯定要帮着出出力,为你们做一些贡献的。」
听到贾东旭的回应,易中海和王桂花的心里都很满意,不过王桂花却是说出了这样一番话,并且笑着表态道:「等接下来,你和淮茹又生了孩子,我还能帮着照顾……」
王桂花的意思很明显,以后两家人一起搭夥,她和易中海加入进来,贾家有什麽事情,他们都会出力帮忙的,比以前更加的尽心,能做的也更多。
易中海见状,也跟着表示道:「东旭,你师娘说的没错,既然要一起搭夥过日子了,那就是一家人,以后你们有什麽事情,那也就是我们的事情,咱们就不分什麽彼此了。」
「行,有师父您这句话,那以后有什麽事情,我就不客气了。」
听到王桂花和易中海的接连表态,贾东旭的脸都快笑烂了,却又不忘表孝心道:「当然了,师父您和师娘以后有什麽事情,也尽管交给我来办,您二位的事情,也是我贾东旭的事情。」
而一旁的秦淮茹,更是满脸的笑容。
和贾张氏这个婆婆比起来,秦淮茹对王桂花这个贾东旭的师娘,印象和好感,可就要好多了。
王桂花同样是一个勤快的人,以后有了她的帮忙,自己肯定会轻松不少。
尤其是像王桂花说的,接下来她和贾东旭如果怀上了孩子,到时候有王桂花帮忙和照顾,显然是非常有好处的。
最起码。
像当初秦淮茹怀棒梗的时候,临产前还要大着肚子,给全家人做饭,以及产后还没出月子,就要开始操持家务和做饭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再出现了。
这对于秦淮茹来说,相当于给她换了一个既出钱又出力的好婆婆。
双方都没有意见,两家人搭夥过日子的事情,就这样爽快和皆大欢喜的敲定了下来。
只不过。
在贾东旭的劝说下,易中海并没有把家里的锅和刀具这些捐出去,而是留了下来,这样以后两家就有两个炉子和两套厨具了。
哪怕一时用不上,可以后有什麽需要的时候,也能方便许多。
对此,易中海只是假装思考和「为难」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
自己的目的已然达成,本身易中海也不是什麽多高尚和真正有觉悟的人,自然不会在两家刚搭夥过日子的头一天,因为这点小事,就拂了贾东旭的面子。
……
另一边。
刚才那些同意和主动参加公共食堂的住户,陆续把家里的粮食拿到了前院,迫不及待的就要交给阎埠贵登记和统一管理。
因为只有他们几户合在一起搞公共食堂,所以这些操作,就不用再把院里的各家各户都召集起来见证和监督,不过不少人都特地跑了过来看热闹。
虽然没有加入这里面,但大家也想看看,阎埠贵他们这个公共食堂,接下来怎麽搞,又能搞的怎麽样。
好奇的人有,想看他们笑话的,自然也不少。
但凡伙食标准和日子过得比院里其他人好,甚至只要处在院里的平均线水平的,都不会对这个公共食堂感到太大兴趣。
不仅仅是吃不吃亏的事情,更是没有人想要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这里涉及到了信任和吃饭自由问题。
在这个年代,吃喝可是头等大事,尤其是在计划供应的定量体系基础上。
说实话,哪怕做了院里的管院大爷,可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却始终没有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更别谈发自内心的尊敬了。
其他的事情也就算了,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谁都跑得比别人快。
看热闹,亦是如此。
「老徐,你们家上交的粮食,是不是少了?」
在称重登记的过程中,阎埠贵看了下其中一户上交的粮食数量,忍不住朝对方开口说道。
被阎埠贵称作老徐的后院住户,却是脸不好心不跳的说道:「没少,我们家这个月就剩下这些粮食了,这已经是我们家的全部,不信你大可以上我们家搜。」
「粮票呢?你们家现在还有多少粮票?」
虽然对方这样说,但真要上门去搜,肯定是不乐意的,阎埠贵自然不会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只能询问道。
无奈的阎埠贵,只好把希望寄在他们手上还有不少粮票,不然这交上来的粮食,也未免有点太少。
「不多了,我们家这个月就剩下这些了,剩下的都是留着让我和虎子接下来在单位和学校食堂用的。」
随着阎埠贵方才的那句话出口,对方似乎早有准备,拿出来的粮票,确实不多。
发现这个情况,阎埠贵的脸色明显有些难看,却是说道:「老徐,你家的粮本带没带过来?我看一眼。」
「老阎,你要粮本干什麽?这个可不能交给你,刚才说参加公共食堂,也没有说要上交粮本啊!」
一听到阎埠贵想要粮本,对方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十分的不乐意。
入伙公共食堂,上交粮食和粮票没问题,只要粮本还在手,主动权就在自己身上。
以后要是有什麽不满意的,什麽时候想要拆夥或者退出了,随时可以。
要是没了这东西,让阎埠贵他们给管着,受制于人不说,以后每个月买粮和领粮票,都是会麻烦不少。
「不要你的粮本,我就看看。」
阎埠贵扫了对方一眼,语气平淡的说道。
「真的只是看看?」
听到阎埠贵这样说,对方却是有些不信任。
阎埠贵闻言,十分心累的说道:「老徐,你看院里这麽多人在,我能骗你吗?
而且你家的粮本上面,写的是你的名字,我就是拿了过来,我自己也用不了啊!」
他要对方粮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查看和验证对方有没有说谎,因为上粮店买粮除了要粮票,也是要在粮本上进行登记的。
如果上面登记的当月购粮数量,和对方手里剩下的粮票有出入,就证明对方存在了瞒报的情况。
本来阎埠贵就已经不打算搞公共食堂了,结果他们几家自己凑了上来,如果还遇到这样不配合和弄虚作假的情况,那就更加的办不下去了。
此时。
对方显然也意识到了阎埠贵的意图,心里面有些犹豫,只是周围不少人看着,他却没办法拒绝,不然就显得自己心虚和有猫腻了。
不一会儿。
看了对方回家里拿过来的粮本,阎埠贵不由皱眉,抬头说道:「老徐,你这数目有点不对啊,你自己看看,你们家一个月的定量是八十七斤,这个月从粮店买了四十五斤,可现在剩下的粮票,却只有九斤,这差的有点多……」
现有的存粮没办法,但这帐面上的「亏空」,却不得不引起阎埠贵的重视。
「老阎,帐不能这样算,你是不是忘了,现在这个月都过去大半个月了,还有一部分在外面用掉的?」
阎埠贵的话音刚落,对方直接就沉下了脸,当场质问道。
留意到周围众人看过来的目光,阎埠贵一脸郁闷,却又不好退让的说道:「我知道这个,不过就算这样,这数量也对不上啊?」
「怎麽就对不上了?阎埠贵,你的意思是,我自己瞒报了,偷偷把家里的粮食和粮票扣下来了一部分?
证据呢?
你不能两口一张,胡乱的给人栽赃和定罪吧?
没有你这样冤枉人的,今天要不给我个说法,这事没完。」
尽管的确是自己偷偷藏了一些粮食和粮票,并没有如数上交,但这件事情,对方肯定是不能承认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能跟阎埠贵「据理力争」。
但凡自己先露了怯,那就完了。
阎埠贵知道这里面有问题,奈何没证据,这种事也不能光凭一张嘴就争出个定论,也不想把这件事情给闹大,只能妥协道:「算了,那你这个月的肉票呢?」
「早就买肉吃掉了。」
见阎埠贵打起他们家肉票的主意,老徐便十分光棍的说道:「这个月肉票刚发下来,我们家就用来买肉吃了,月初有肉票的时候,谁家不买回肉吃?
现在这个月都过去大半了,有几家手里还有肉票的?
老阎,如果你问这个的话,我倒也要问问,你们家的肉票是不是也还在?」
老徐的这一句话出口,连阎埠贵自己都哑口无言。
他们家的肉票,早就用完了。
除了一部分自己拿来买肥肉熬油用,剩下的那些,全都转手卖给了李红兵,哪里还有剩。
这样一来,阎埠贵也不好再提肉票的事情了。
只是接下来,各家上交的粮食和粮票,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同时没有半张肉票出现,这让阎埠贵感到无比的郁闷头疼。
「这样吧,要不然这些粮食,你们先拿回去。」
明知道有问题,却没有什麽证据和办法的阎埠贵,只能看向那几户人家,商量着说道:「咱们这公共食堂,等下个月再开始,这样公平不说,帐目也好算一些,反正这个月也没剩下多少天了。」
「阎大爷,您这是什麽意思,这公共食堂是不打算办了?」
「您让我们把粮食拿过来,现在又让人拿回去,耍我们玩呢?」
「老阎,你刚才在全院大会上,可不是这样说的。」
「就是,我们也是听了你和老杜的话,才下定决心跟你们一起搞公共食堂,你们可不能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啊!」
「大家伙们可都看着呢,您作为管院大爷,说得出,就得办得到,不能辜负了我们对你们的信任……」
「……」
阎埠贵的这个举动,自然引发了不满,很快就招来了质问和抗议。
「不是,我的意思不是不办,咱们这个公共食堂,办还是要办的。
不过这不是小事,要重视,要缓办,慢办,有计划和次序的办。
毕竟这公共食堂,还有很多细节没准备好,不是一条两天的事情,我也是怕到时候出了问题,把这事给搞砸了。」
面对众人的逼宫,阎埠贵只好做保证,同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然后才说道:「你们看,咱们的公共食堂,现在连一口合用的大锅都没打出来,灶台也要专门在院里搭一个出来,现在就把你们的粮食收过来,在这些准备做好之前,你们难道就不吃不喝了?
这公共食堂,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是办一天两天就不办了,所以今天只是徵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既然你们选择参加,就要考虑清楚,我们更要计划周详,尽可能不出纰漏……」
都已经看出问题了,阎埠贵怎麽还可能现在就把公共食堂进行下去,而是提出了推到下个月正式开始的打算。
就他们刚才交上来的这些粮食,即便是搭上他和杜建国的全部,都不用到月底,就会出问题。
根本不够吃啊!
都藏着掖着,不愿意把家里的粮食和粮票如数上交,又都想敞开肚皮吃。
关键阎埠贵也没办法证明是他们故意藏着少交的。
这麽大一个窟窿,他现在要是接下来,到时候就完了,解释都不一定能够解释清楚。
别的人可不管那麽多,出了问题,就是他的责任。
现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太多了。
在阎埠贵坚持的情况下,几家人就是再急,也没什麽办法,毕竟阎埠贵的态度摆在那,而且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真要是闹起来,到时候阎埠贵正好有理由取消公共食堂了。
一番掰扯和利益考量后,他们总算是勉强达成了一致,并且做好了公共食堂正式开办时间的约定。
将这些情况看在眼里,李红兵不由摇了摇头。
都想着占便宜,都不想让自己家吃亏,这样的公共食堂,能办好了才怪。
……
时间渐转。
眨眼间来到了次月。
阎埠贵和杜建国他们倡议的公共食堂,在首日领完粮票的第二天,还是办起来了。
本来按阎埠贵的想法,拖上那麽几天时间,或许那几户人家就褪去热情,主动放弃了公共食堂的想法,奈何他还是低估了人的私心。
和阎埠贵一开始的打算一样,其他人也想占别人家定量的便宜,自然不会那麽容易退却。
谁让阎埠贵和杜建国两家的粮食定量,比他们的要多呢?
好在阎埠贵做足了准备,想方设法把有可能存在的漏洞,全都给堵上,尽可能的杜绝别人钻空子和占便宜的机会,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平」。
收各家粮票和预交经费的时候,阎埠贵算得清清楚楚,比如拿走对应粮票后,对应的哪几天中午是不能回来吃饭的,每顿饭多少个人,用多少粮食,也都规划的十分清楚。
只不过。
公共食堂开设的第一天,就直接出现了问题。
尽管阎埠贵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和规划,但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他们全部加起来的粮食总量,是有限的。
哪怕规定了人,但每个人的饭量,是不一样的。
平时各家在家里,吃饱并没有什麽问题,但也仅仅如此,并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敞开了吃。
这第一顿饭,按照规划好的量,一般情况下,自然是够吃的,但架不住大家都带着占便宜的心思,抱着多吃就是赚到,开始拼起了速度和饭量。
这样一来。
在有的人还没有吃饱的时候,早上做出来的这些饭菜,就已经见底了。
吃饱了的也就罢了,那些没吃饱的人,看着那些吃得快的,肚子都已经鼓了起来,再看锅里只剩下一点汤汤水水,连点渣渣都不剩,自然不乐意,差点就当场闹了起来。
「老阎,都没吃饱,早上的饭是不是做少了?再做一些出来吧!」
「这可不行,每顿饭用的粮食,都是有定数的,要是今天多用了,哪怕不多,也不能开这个先例,不然明儿个不够吃,又要再多用一些,到月底就真的不够吃了。」
「那就是做少了,我们都没吃饱!」
「我敢肯定,绝对没做少,早上做饭用多少粮食,大家都看着呢,不可能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