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一章 出山(2 / 2)

加入书签

相较于儒家处处刻薄恶毒的咒骂,法家始终作为墨家的稳健有力的正面敌人存在。

法家子弟一直认为,墨家的主张和行为乖张偏激,只能拯救人世的小苦小难,而无法使庶民实实在在地富裕,无法使国家实实在在地强大。

竭尽心力帮助弱国防止侵略,何如法家全心全意地使弱国强大?

一点一滴地扶危济困,何如法家推行变法而使国富民强?

前者是扬汤止沸,后者是釜底抽薪,这是法家最有力的驳斥。

更重要的是,法家反对墨家无视法制的侠义行为,认为墨家某些时候的行径,是一种偏狭的扰乱,是一种悖逆,从根本上与儒家的迂腐倒退没有区别。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便是法家对儒丶墨的评价。

墨家和诸子百家一道,屠戮了圣人后裔,且手段极其残忍,为大汉律法所不容,少年不认为大汉律法有错,也不认为诸子百家有错,哪怕诸子百家被大汉律法所惩戒,也能称得上「罪有应得」。

但是,为什麽是张汤?

在传书中,大师兄明确地说明,孔家西逃路线和埋伏地点就是张汤给的,绣衣直指御史全程提供了帮助,为何事情一过,张汤和绣衣直指御史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要将诸子百家的正义行为为「叛乱」。

张汤也是法家人啊,甚而是法家在朝廷的「魁首」,诸子百家还曾经为张汤量身定制了帝国制度,尽管在那位公孙丞相干涉下,出现了重大偏差,可是,张汤和诸子百家,既是家人,又有情分,怎麽有人能无情无义到这种地步呢?

老师忽然出山,一些年长师兄异常的表现,都给了少年十分不好的预感。

在众多师兄弟丶师姐妹兴奋地散场回去收拾行李准备出山时,亦步亦趋跟随老巨子回到石屋。

「小子墨,你在想什麽?」老巨子轻声问道。

这是当代墨家最聪明的子弟,七窍玲珑,动手能力冠绝诸墨,也是墨家巨子墨子的后代,当然,不是血缘后代。

墨子先祖是殷商王室,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后简略为墨姓。

作为没落贵族后裔,墨子一生无子,但兄弟姐妹却延伸了许多「枝叶」,小子墨的先祖,与墨子同祖。

墨子,子墨,墨子墨,就是老巨子对少年的期许。

「老师,我在想张汤。」墨子墨诚实答道。

张汤利用了百家,还要置百家于死地,在他眼中,张汤是天下最大的小人。

老巨子慈祥一笑,「你认为他是恶人?」

「老师不这样认为吗?」

墨子墨的反问,老巨子先是点点头,又摇摇头,「小子墨,这天底下,不是所有人都如先贤争论那般,有『本善』丶『本恶』之分,有些人,是无关乎善恶的,就比如张汤,他是个法吏,如果为善恶驱使,律法便不再公正。」

墨家可以轻视儒家,但不能轻视法家,法家弟子素来敬重墨子,从古至今,也没有一个法家名士对墨子有过人身攻击,法家讲的是理,儒家骂的是人。

所以,墨家丶法家的矛盾在于惩恶扬善的方式不同,老巨子眼中对法家,对张汤没有偏见。

「老师,我见过其他的法家人,他们和张汤都不一样。」

「那是他们还不够纯粹,不是张汤的问题,而是其他人的问题。」

「老师,我墨家素来以诛灭暴君酷吏为己任,为什麽您对张汤这个酷吏会这麽推崇?」

「现在的张汤,可以为天下带来平和康宁,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牺牲自己。」

「可是老师,张汤无『心』啊。」

老巨子通过风窗光洞,仰望中天圆月,不禁浩叹一声,「刀,怎麽会有心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