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二章 卸甲(1 / 2)

加入书签

第202章 卸甲

长安城。

这里无疑是天下儒者最多的地方。

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外如是也。

刚被共功的儒者,还没有缓过劲来,就接连听闻了至圣世家弃京西狩丶于陈蔡之间遇诸子百家袭杀的消息,几乎所有的儒者都懵了。

如果儒家被比喻为一国,那曲阜城就是儒者的国都,而孔家是儒国的皇族,重大危机面前,孔家弃守曲阜城的行径,无异于皇族抛弃了国都,当受万千儒者唾弃。

可紧跟着「皇族覆灭」,孔家举族性命不在,「国破家亡」丶「穷困潦倒」,一时间,儒者十分茫然。

而在这时,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再次站了出来,为所有的儒者找到了仇恨的对象。

诸子百家!

学问之争,诸子百家不以思想争鸣,而以战争手段攻伐儒家圣京丶圣族,简直卑鄙。

于是乎,在大汉的京城里,孑然一身,被特殊照顾的儒者聚众奔走,在包括未央宫丶长乐宫丶丞相府在内的宫丶署前抗议,要求严惩凶手!

经历过共功毒打的儒者终于学聪明了些,只是高扬诸子百家残忍覆灭数千人大族,违规动用禁制武器,违反大汉律法,而不再随意攀咬。

对大汉上君,对大汉丞相,对太子宫卿,逐渐谨言慎行,不敢再有公然抨击,只敢暗戳戳的说,至圣世家的覆灭,太子储君丶太子宫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起码也是渎职丶纵容。

这麽多携带禁制武器的人急奔在大汉帝国境内,杀戮包括奉祀君在内的大汉官民,大汉朝廷却一无所知,没有任何阻止或拦截,甚至在事后,凶手尽数逃之夭夭,这怎麽都说不过去。

儒情汹涌。

要求「惩凶」之声,从长安城南到长安城北,从长安城东到长安城西,昼夜不歇,惹得无数官民怒视。

这群衣衫褴褛丶食不果腹丶一无所有的家伙,似乎更加不要脸了,一天到晚,扰人清净。

倒是印证了那句「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长安之城,喧闹不休。

未央宫急诏中外两朝公卿大夫丶列侯亲贵丶宗室大臣入宫觐见议事。

承明殿上。

御史大夫张汤就儒情问题率先提出请议,「施行宵禁」,戌时一刻,便不许臣民无故上街,更不许聚众喧哗丶闹事,白日之中,对未央宫丶长乐宫丶丞相府等帝国中枢之地予以管制,无故不得近前,以冠军侯即将凯旋的名义。

冠军侯横扫了匈奴右翼,从西向东打穿了河西走廊,在最后一个万户大部落休屠部,大军俘虏数万,加上匈奴右贤王丶王后丶王子丶国相等贵族俘虏丶降虏数千,如此胜果,经丞相府提议,上君同意,要举行受降仪式。

长安城中执行宵禁,既能保证受降仪式顺利完成,又能解决儒者的「扰民」,一举两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