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9(1 / 2)

加入书签

信,或者说不能信!”

“假设李元昊已经投靠了辽帝,辽帝会保他么?”

“必须保!”

“不然辽帝身边的亲信,会被萧孝穆用这种罪名,一个个地拿下!”

“但恐怕……保不了!”

“因为李元昊本就不是契丹人,想要洗清谣言,摆脱罪名,天然处于不利的状态!”

“更何况理由是错的,结果却歪打正着,这件事恐怕还没有冤枉李元昊!”

“那场宫变里,李元昊一旦出了力,宫内宫外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总有蛛丝马迹可寻。”

“萧孝穆若是掌控了证据,难道耶律宗真敢冒着大不孝的恶名,庇护一个外人?”

“所以辽庭博弈中,身为党项人的李元昊,会第一个出局!”

“但李元昊不会坐以待毙,他不好过,也不会容许别人得偿所愿,拖着旁人一起死,且置之死地而后生!”

狄进隔岸观火,再加上对局内人的性情皆有了解,看得十分清晰。

全盘考虑后,立刻开始写信。

一封信给机宜司,安排辽国内部谍探成员的行动。

两封信去往河西,交予范仲淹和狄青。

小觑敌人,养虎为患的事情,他从来不做,李元昊即便残废了,也有不小的威胁,如今辽国的内乱就是实证。

这样的人,死在辽地也就罢了,北上荒漠,远渡重洋也算他厉害,想要南下回来,再度逃窜到河西周边发展?

绝不容许! 网?址?F?a?B?u?Y?e?ī????u?????n?2??????⑤?.???????

做完这些安排,狄进耳朵动了动,开口道:“进来吧!”

早已抵达门外,静静等候的杨文才走入,行礼后双手奉上一沓拜帖:“相公!这是大名府多家呈上的拜帖!”

从手中并不算多厚的拜帖数量来看,显然是经历过一场严格的筛选,能邀请他这位北京留守的,都是当地的头面人物。

可即便如此,狄进连看一看的兴致都没有,淡淡地道:“推了吧,我如今没有闲暇顾及这些人情走访!”

正如权知开封府事前,狄进将京畿上下的拜帖,统统拒之门外的道理相同,他这两个职务差遣,都有着明确的政治规划。

前者是官家和太后争斗激烈时的京畿长官,牵一发而动全身,后者是辽国内乱下的北境镇守,肩负御敌守边的重责。

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跟那些当地权贵来来往往,便是八面玲珑,将各种关系打理得再好,又有何用?

分心他顾,本末倒置!

杨文才其实在奉上拜帖时,就觉得这位不会赴约,但身为幕僚,仔细挑选,奉上拜帖却是责任,此时遭到拒绝后,更是将其他的收起,单独抽出一份:“郭府送上了一封拜帖,是郭承寿郭公子亲笔所写,相公可要过目?”

“咦?”

狄进有些诧异,伸手接过,印入眼帘的是一手飘逸潇洒的字体,恰如那身体病弱,但骄傲矜持的翩翩公子:“还真是无邪!他来大名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