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9(2 / 2)

加入书签

郭承寿,字无邪,太原郭家子弟,姑姑郭氏曾是真宗的第一任皇后,郭皇后薨逝,才有了刘娥上位的机会。

最初狄进入晋阳书院学习时,解决了监院郝庆玉之死的案件,与郭承寿结为好友,西昆体的浸淫也多有这位同窗相助,后来到了京师,也得郭承寿的兄长郭承庆接待。

当年对夏战争,狄进经略河东,回并州时,见过这位好友,他当时已经在书院领了一份教习的差事,每日吟诗作对,闲暇时教教学子,生活悠闲,如今怎么来大名府了?

面对询问,杨文才早有准备:“禀相公,大名府本是河朔重镇,连通运河,又升为陪都,驻扎重兵,修建城墙,便吸引了北地各族前来此处贸易,郭氏便是最早入城的一批,一年前原先的郭老郎君病逝了,接替他位置的便是郭公子。”

“这样么……”

狄进依旧有些不解,宋朝大族经商并不是什么见得人的事情,郭氏这种武人勋贵,想要维持家族的体面,也是必然会涉及商道的,只是郭承寿的性格,适合经商么?

杨文才道:“相公恐怕不知,郭氏商行是大名府内数一数二的商行,若非郭无邪屡屡推辞,他也必然是行会会首,地位关键……”

狄进眉头一扬:“以他的性情,这倒是出人意料,莫非也有一位如你这般才干的幕客?”

“相公过誉了!”

杨文才笑道:“不过郭无邪应该是有一位贤内助,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值得庆贺啊!”

“无邪当年身体病弱,一度有孑然一身的想法,如今都已成婚,膝下育有一子,可见身体有了好转,真是吉人自有天相!”

狄进也露出笑容,目光又是一动:“话说监院郝庆玉之死,当年还有些许疑点,真凶葛老虽然有杀人动机,也交代了完整的杀人过程,我却总觉得幕后有人隐藏,你后来查出什么蛛丝马迹了么?”

杨文才怔了怔:“相公,那案子不是查到了西夏谍细身上么?”

“是最终惊动了西夏谍细!”

狄进当然还记得这位当时身陷囹圄的情况,但细节上还是有区别的,纠正道:“西夏谍细后来出现,不代表他们最初就有参与,只是晋阳书院树大招风,学子非富即贵,引来了谍细的注意,你的追查自然也引发了他们的警惕,便想要将计就计,制造信任危机!”

杨文才仔细想想,有些惭愧地道:“确实如此,属下无能,并未查到什么蛛丝马迹……”

“不必妄自菲薄,你的追查能力,我还是信得过的。”

狄进来到窗边,看向河东的方向,有些感慨:“监院郝庆玉的遇害案,是天圣三年发生的事情,距今已有八年……或许只是我多疑,背后并无什么蹊跷,不然的话,这便是一个未解之谜,恐怕再也寻不到当年的真相了!”

第六百零六章 旧时好友

郭府。

狄进赴约,就见郭承寿笑吟吟地立于门前,虽未满面红光,却也无病弱之色,清瘦的脸颊更是宽胖了许多。

身上所穿的不是书院时习惯的丝袍,发髻散开,尽显文士雅致,而是一袭得体的待客衣衫,乍一看上去,就像个标准的富家商贾。

迎着狄进的打量,郭承寿还特意转了一圈:“仕林,是不是不敢相认了?”

“这才像话!”

狄进失笑:“若非你眉宇间依旧有那股清高自傲之色,当真是与以前判若两人了,怎么穿成这般模样……”

郭承寿无奈地道:“还不是我那内人,千叮咛,万嘱咐,见你这位当朝相公,不可失礼,得妥帖穿戴,我告诉她,你我旧友,毋须担忧这些,她却担心得夜间都睡不踏实,我这才不得不穿成这样啊!”

狄进打量了一下自己,奇道:“我没这般可怕吧?”

“就是这般可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