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5(1 / 2)

加入书签

中的他正在穿过舞台往候场区域走,侧脸在顶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唇角抿得很紧,也很疲惫。

也是同年,到外地比赛。汤岁已经小有名气,当时后台挤满了参赛人员,有双手趁乱把他的背包顺走,导致他只能穿着不合脚的备用鞋跳完整场,谢幕后脚肿得修养了半年才好。

但舞台是一个残酷无情的地方,它只对极少数人报以掌声,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场公开的凌迟。因为这场比赛,汤岁被媒体挑出几个失误动作进行大规模抹黑,很多人倒戈在新闻下纷纷留言质疑排名的成分。

六年前,他代表机构去区域级选拔赛,那是强制签约后迎来的属于自己的第一场比赛。

虽然规模很小,也不正式,但汤岁实在太久没接触舞台了,内心紧张又开心,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拿了第一名,结果被负责人硬拉着在镜头前说了无数句“感谢机构栽培、是机构成就了我”类似的回答。

结束时已是深夜,他口干舌燥,在路边的便利店买了两袋面包,回到家一边吃一边哭。

指尖快速滑动触控板时,整排缩略图会短暂地变成模糊的色带,又在停止时恢复清晰,最下方状态栏显示着数字:347个项目,占据6.2GB空间,记录着汤岁整整七年里大大小小的比赛。

他的心脏紧巴巴皱着,但胸腔中却仿佛炸开沉闷的钝响。

也就是说,在汤岁自以为形同陌路的时间里,其实陈伯扬一直在往返于国内外,跨越重洋,辗转各地回来看他,每一场比赛都没有缺席,甚至最近的一次就在几个月前。

汤岁从来不知道舞台上的自己可以这样生动鲜明,眉眼带着浅笑的,认真的,严肃的,身材高挑纤瘦、服装华丽一尘不染的,被万众瞩目和无数摄影机对准的自己,此刻在这块电子显屏中慢慢成形。

他也从来不知道这样的陈伯扬——

其中一张照片里,领奖台上的他正应粉丝要求比出半个爱心,而画面左下角,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从观众席伸出,隔着遥远的距离在虚空中与他完成了这个心形。

成熟理智的陈伯扬也会和其他人一样,做出如此幼稚笨拙但又实在浪漫的举动。

眼前模糊一片,汤岁揉了下眼睛,视野才清晰起来,慢慢滑到最底部,看见两排类似聊天界面的照片。

是用相机拍摄的一部旧手机上陈伯扬和自己的短信记录。

由于当时汤岁很在意话费,所以他们的聊天并不多,短短十几页就可以拍完,翻到末尾页时,他的指尖彻底顿在触控板上方。

旧手机模糊不清的屏幕中,七年前汤岁给陈伯扬发送的最后一条信息,时间显示为7:03分。

再往下,是因为他注销电话卡而导致陈伯扬发送失败的几条短信。

[2010年6月8号]:你过得好吗?

[2011年1月1号]:新年快乐

[2012年10月3号]:医生说我生病了,我想你

[2012年12月17号]:今年的伦敦特别冷

[2013年4月3号]:梦到我们和好了

每一条短信后面都跟着“发送失败,点击重试”的红色标记。

汤岁的手腕开始无法抑制地颤动,他盯着屏幕,瞳孔微微收缩,仿佛看不懂眼前的文字。

浴室的水声停了,门轴转动发出轻响。陈伯扬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沐浴后温热的水汽。“在忙工作?”他顺手调高了空调度数,语气像平时一样温和。

汤岁没有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