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 第 22 章(1 / 2)
第22章·第22章
其实虞昼锦的家世,她听李瑶娥提过,虞家家主因嘉靖时大礼议事件被廷仗罢官,虞昼锦这一支原本也是依附主支而活,后来虞家败落,她爹娘早亡,跟随叔父一家过活。
她叔父弃文从医,又有虞家家传医法,有个虞一针的美名,听闻是一针就能救人性命,也是因为如此,她婶娘带她到西府去,西府老太太见她生的极好,针黹女红,双陆棋子什么都会,医术也极好。
也是从孙子的面上,想起死去的虞氏,又想虞昼锦的叔父过世,一个婶娘寡妇失业还要养儿子,就把她荐了来。
当然,李瑶娥能够知道她的身世,也是因为虞昼锦平日行事嚣张不饶人。她对李瑶娥和自己还会骂一句转圜一句,对别人更不客气。
把衣裳收好,再看门口,虞昼锦已经离开了,小喜忍不住嘀咕道:“这人是酸您呢,若真赏了她,她指不定还高兴。”
“管她呢,咱们做好咱们自己。”妙真笑道。
现在正是她在这个宅子里建立起自己医名的时候,这种酸话听听就算了,还真的挑七挑八的?不过,她也有分寸,一般遇到小孩子的病情,就让李瑶娥去,自己绝不会抢。
中午用完饭后,又有二姑娘的丫头过来请,二姑娘是长房朱姨娘所出,朱姨娘虽然是宠妾,但这位二姑娘是庶出,大太太那日不好,这位姑娘据说得了风寒,一直卧床休息。
这二姑娘和两个妹妹都住在三房后面的罩间,妙真进来时,见她屋子中间明两边暗,左边便是二姑娘的卧房。说起来,她这里倒是和别人不一样,几乎都摆着各种书稿、诗稿、古籍、书画等等,看样子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
“姑娘,徐郎中来了。”丫头道。
妙真瞥见那凭窗的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头上梳着螺髻,插着白玉簪子,从后面看露出一喜白皙的脖子,从背后看,应该是个美女,但转过头来,这姑娘的确颇为秀雅,就是鼻头发红,似酒糟鼻。
果然,二姑娘见着她是同龄人,倒是忙吐起苦水:“自从过年之后,我就常常风寒,鼻水流个不停,后来鼻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总擤鼻涕,鼻子发红怎么也没法子了。”
妙真先帮她把完脉,才道:“这是荔枝鼻,也叫酒糟鼻,您鼻头上还有鼻赘。脉沉缓,舌头微微发红,腠理不协,才生了疮,这是气滞血瘀之症状。”
她当年跟着谈允贤的时候,除了女科尤其上心,别的症状也会记下。
“这怎么办呢?我都没法子出门了。”二姑娘是个心高之人,马上及笄,就要许婆家了,若是面色有损,自己何去何从?
她其实也买过不少药擦,但都没效果。
妙真安慰道:“要外服内用一起才行,我这就开方子,等会儿您让人拿去才好。”
她之前见到谈师父用的是闾茹散,她在现代看过《医宗金鉴》的颠倒散外擦,但是到时候可能还要配合针灸和内服,内里就开的何首乌丸,养血败毒。
小桃这次都要一道跟着去(),??饙??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妙真失笑:“你们也太过了些。”
大小姐住在一个叫水月楼的地方,这里参天大树,初秋燥热的时候,竟然还有些凉,妙真却很镇定的出去了,一个妈妈请了人下楼来。
这位大姑娘皮肤苍白,人也安静,说是经前竟然吐血了,还伴有腹疼,她的养娘就担心的很:“都说少年吐血,寿命不长,若得了痨病,这可如何是好?”
妙真把脉之后,又看她鼻腔正常,就安慰道:“无事,这是肝气上逆导致的,若无内伤,只要平肝阳,疏肝气就好,我开顺经汤,用水煎服,先吃十剂看看。”
说罢,又写了方子,那大姑娘拿来看了看,她也粗通药理,见上面写的当归五钱酒洗,那黑芥穗也是引血归经,舒肝顺气的,就拿给她养娘。
妙真准备告辞时,她家养娘亲自送了出来,还给了她两枚金戒指。她不肯要,毕竟人家都守寡了。
却听那养娘道:“我们大姑娘不好请外头的大夫来看,就多劳烦徐姑娘了。”
现代人爱说没丈夫有钱就好,可在古代守寡明显就算不得很好,尤其是妙真见到的女子。肝气不顺就是郁结于心,青年女子只能单独一个人住在一起,还不能穿鲜艳的衣裳,压抑性情,也着实不容易。
更有甚至,还有中途反悔的……
妙真笑道:“我原本主科就是女科,赶明儿大姑奶奶这里有什么,您只管差人找我就是。”
养娘见妙真没有半句虚言,也不打听事情,为人沉稳,诊疗完了就开方,还能安慰自己,让她心生好感。
两枚金戒指放进妆奁盒,隔壁虞昼锦听闻被老太太赏赐了一匹织锦的衣裳,她的这点肯定比不得人家,但她想慢慢的来,她得把基层女子的病一网打尽。
她不跟李瑶娥抢儿科,但也得在别的方面出彩一点。
隔日又有程君宪的通房还有老姨太太那里找她,这些人虞昼锦都是不愿意去治的,嫌弃她们身份低了,妙真却不嫌,虽然也没再得什么东西,但她很是勤勉。
李瑶娥的口碑就更好了,这对龙凤胎是家里的活宝贝,受人关注的很。
却说到了十月,大姑奶奶的病好了许多,二太太知晓是她医好的,连忙喊她过去。这也是她头一回见着二太太阮氏,听闻她和二老爷鹣鲽情深,性情颇有些率真,如今见着人,她还有些不敢认。
这阮氏按道理也四十岁的年纪了,却生的如二十许人,长挑身材,瓜子面皮,巧笑倩兮,相貌并非很出众,甚至还没有曾氏好看,但天生有一种甜美。
“二太太。”妙真福了一身。
那二太太上下打量了一下妙真,方道:“你小小年纪,医术竟然如此精妙,不愧是杨孺人的弟子。”
“太太谬赞了。”
只听二太太问起她家中情况,听说她父亲乃是生员,外公是举子,不禁赞道:“听起来还是书香门第所出。”
“小门小户,当不得书香门第。”妙真笑道。
() 病,只管找你们。”
等妙真从那房里出来,小桃见四下无人都忍不住道:“大太太也真是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