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3 章 · 栀子花(1 / 2)

加入书签

第73章·栀子花

耿立华没有说话,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雷骁与范威没有催促,一个坐着、一个站着,都很有耐心地等待着耿立华开口说话。

姜凌停下记录,将笔放在笔录本旁边,凝神思索着。

她知道,雷骁现在询问的,是犯罪动机。

只有弄清楚了耿立华的杀人动机,才能警示众人。

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耿立华的确是报复杀人。但是他的报复并不是立刻复仇,而是一种仇恨长久压抑之后,遇到特定环境或特定事物而激发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秦铁山一开始定性为激情杀人,也不为错。

妻子赵淑芬的死对耿立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当时他还需要独自抚养女儿耿思敏,生存的责任压制住了复仇的冲动。他把对妻子的愧疚、对医疗系统的怨恨,转化成了对女儿未来的寄托。

他拒绝所有媒人的介绍,不愿意再婚,将一腔热血全都投注在女儿身上。照顾女儿的身体,辅导女儿的课业,并在女儿的脑海中植入了好好读书、考全国最好的医学院、将来做一个好医生的梦想。

但是,耿立华内心这份对医疗系统,尤其是护士群体的仇恨并没有消失,而是像慢性毒药一样渐渐浸入了他的身体。

——生活中,耿立华的自行车干净整洁、保养如新;他的房间每个角落都纤尘不染;他和女儿的衣服随换随洗,绝不过夜;他的厨房里所有调料品的摆放都规整无比。

——工作中,耿立华对工具与环境的清理有着近乎偏执的苛求,他的工位是最整洁的,他的工装服是最干净的,他在操作期间一定会戴手套,修理结束之后一定会把所有的器械、零件都清点一遍,确保无误之后方才离开。

他心底的那份仇恨并没有消失,只是不断在发酵、腐烂、发臭。

“6月15号,是我妻子的忌日。”

良久,耿立华终于开了口,打破了审讯室里让人窒息的沉默。

姜凌脑中闪过搜查组找到的那份死亡通知书,果然如此!

耿立华的声音低沉、嘶哑,饱含着压抑的痛苦,还有一份刻入骨髓的眷恋。

“时间已经过去九年了,可我还是忘不了那一天。”

“原本只是子宫肌瘤,做一个简单的开腹手术就行,怎么就没了命呢?”

“我和淑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她性格温柔,做事勤快,很爱笑。每天回到家只要看到她笑眯眯的样子,我就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我不重男轻女,也没有那种非要传宗接代的旧思想。我父母身体不好,去世得早,没人逼着我必须要生个儿子。我和淑芬说了,我只要思敏一个孩子就好,等她做完这个手术,我们一家三口就安安生生过日子。本来一切都很好,可是却遇上了那些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

“淑芬死了,医院的人跟我说是因为病人身体情况特殊造成的,赔了我一笔钱。我那个时候老实啊,也没

那女孩不再挣扎,倒在雨地里。我弯下腰看了看那个女儿的脸,很年轻很白净,很像当年淑芬死的时候,那张冷漠的小护士的脸。我看到了她手腕上戴的表,那块表砸在地上,表盘已经摔裂,指针露在外面。我就把指针调了调,正好指向12点。”

耿立华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忽然一仰头,欢快地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9年前的6月15号午夜12点,淑芬死了。”

“9年后的6月15号,我也要让这个护士死在12点!”

雷骁与范威交换了一个眼神。

雷骁轻轻点了点头,所有的作案细节都能对得上。

这个案子的证据链基本闭环,杀人者就是耿立华,没跑了!

可是,很郁闷。

内心很沉重。

柯小雨的死,是意外。

她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穿着错误的衣服,遇上了耿立华最癫狂的状态。

真的很可惜,柯小雨这么一个与耿立华无怨无仇的女大学生,偏偏成为了他内心仇恨发泄的牺牲品。

耿立华的笑声越来越干涩,到最后他实在是笑不出来了,一言不发地瘫坐在审讯椅上。

他以为他杀了人会很痛快,其实并不。

杀人的那一刹那,他内心的仇恨之火的确随之熄灭,让他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

可是等他匆匆离开,雨丝打在脸上,理智回归时,恐惧之情像毒蛇一样缠上了他的脚、他的心。

他杀了人!

他会不会被警察盯上?

他会不会被枪毙?

他如果死了,思敏怎么办?

无数的念头纷纷扰扰地涌上脑海,耿立华开始盘算,怎样才能躲过警察的追踪。

他向来心细,刚才杀人的时候也穿了雨衣、雨鞋,现场应该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唯一要注意的,是晚上碰到了那个人。不过雨大、天黑,想来旁人也看不到什么。

等了一天,并没有什么人上门。

警察排查,也不过就是例行公事问一问。案发时间在哪?在家里睡觉呗。一大堆人都在那个雨夜睡觉,也不少他一个。

耿立华的胆子忽然就大了起来。

还有一丝隐隐的兴奋。

警察发现不了什么!

杀了人根本就不用偿命!

太阳照样升起,他照样工作,他还能陪着思敏慢慢长大。

这一丝兴奋,让耿立华压抑不住那份“窥探”的欲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