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5 章 · 豆浆(2 / 2)

加入书签

“呜哇——呜哇——呜哇——”

尖锐、急促、撕心裂肺的救护车鸣叫声响起,让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惊了一下。听这声音,离公安局很近。

李振良反应最快,立马趴在窗台往外看。

他忽然叫了起来:“组长,组长,平安里出事了。”

姜凌立刻站起,快步来

() 杏树下温和劝解徐老头的温和老人。

此刻的他,全无当日的平和,身体扭曲着,口角甚至溢出可疑的白沫,生命的气息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从他身上抽离。

食物中毒?

一时之间,一股寒意自姜凌的脚底升起,一直传导到头顶,让姜凌全身发麻。

幸好今天早上做的是青菜鸡蛋面,如果母亲买的是她家的豆浆……

李振良关切地问:“怎么了?你没事吧?”

姜凌这才回过神来,哑声道:“我没事。看来是集体中毒了,不知道是食物变质,还是有人投毒。”

刺耳的警笛声越来越近,一辆蓝白相间的警车猛地一个急刹,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尖叫,停在人群外围。

车门“嘭”地打开,雷骁带着几名身穿制服的刑警跳下车,一边大声维持秩序,一边拨开混乱的人群,迅速向中心现场跑去。

空气中,原本诱人的豆浆醇香、油条的焦香,此刻被呕吐物的酸腐气、人群散发的汗味和恐慌气息所覆盖。

先期抵达的派出所民警已拉起警戒线。

雷骁带人一到,立刻接手指挥。警戒范围被扩大,现场所有物品,包括倾倒的桌椅、破碎的碗碟、残留的食物、呕吐物、摊位的案板、油锅、装豆浆的大桶……都被严密保护,禁止任何人触碰。

救护车已将包括刘大爷在内的多名中毒者紧急送往最近的市第二人民医院。

症状最重的刘大爷在抬上担架时已陷入昏迷,生命体征微弱。

其他症状较轻的居民也被要求前往医院检查。

无关围观群众被疏散,但依然有不少人围在现场悄悄议论着,神情间是掩不住的恐慌。

技术中队的法医和技术员戴着口罩、手套,开始细致地勘查现场,提取呕吐物、食物残渣、容器残留物等关键物证,并进行初步拍照固定。

雷骁亲自带人对惊魂未定的刘婶夫妇进行初步询问,了解早餐制作流程、食材来源、有无异常情况、有无与人结怨等关键信息。

刘婶本名刘美凤,哭得几乎虚脱,语无伦次,反复强调自己“干干净净”、“从来没害过人”。

刘婶的丈夫老李叫李国富,表现相对镇定一点,但同样一脸绝望。

结合现场混乱情况、多人出现中毒症状,法医初步判断符合剧毒中毒特征。雷骁在向上级领导简短汇报后,初步将案件定性为6·24平安里社区重大投毒案。

因为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尤其还发生在公安局正对面,挑衅意味十足,局里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由一大队雷骁任组长,限期破案。

回到局里,一大队办公室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初步的现场勘查报告和医院反馈陆续汇总,确认毒物为剧毒鼠药“毒鼠强”,中毒人数共七人,其中年纪最大的刘乐生刘大爷情况最危重,仍在抢救。

投毒点锁定在刘美凤那个装着自制“秘方”的布袋子,那里残留

了“三定侦查法”这五个大字。

姜凌与组员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眼里都写着大大的惊叹号。

姜凌真的很开心,她的方法终于被重视、被应用了。

组员们则有点小骄傲:瞧瞧!雷队也开始用咱们组长教过的方法了。

雷骁看向姜凌。

姜凌微笑颔首。

雷骁开始分析:“姜凌说过很多次的三定侦查法,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定性质、定范围、定脸谱。”

“首先,是犯罪动机。凶手为什么要采用投毒的方式,无差别地对早餐摊食客下毒?”

底下有人说:“报复吧。”

雷骁抬手指了指这个说话的人:“很好,那这个报复是针对某个人,还是某个群体?”

范威站了起来:“目前的七名中毒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没有明显共性,我个人倾向,这是无差别报复社会。”

有人举手发言:“有没有可能,是针对早餐摊主的呢?比如说同行看刘美凤家生意太好,所以故意投毒报复?”

雷骁在黑板上写下“犯罪动机”这四个字,然后在右侧画了个大括弧,然后并排写下“报复社会”、“报复早餐摊主”两行小字。

被大家积极发言的氛围影响,刘浩然也有点技痒,举手道:“也有可能,是报复小区里爱喝刘美凤家豆浆的某个人,比如那个中毒最深的刘大爷。凶手知道这个人每天都会喝豆浆,所以故意下毒。至于其他人会不会中毒,他不在意,正好可以掩盖他的杀人目的。”

于是,黑板上犯罪动机又多了一条:报复个人。

雷骁看着黑板上写下的三条犯罪动机,雷骁不由得苦笑。

以前看姜凌上来先定性质,以为很简单,没想到他第一次用,一下子就冒出来三条。

唉!难搞啊。

第76章·嫌疑人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