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6 章 · 嫌疑人(2 / 2)

加入书签

姜凌看向郑瑜,嘴角不由自主地扬了起来。郑瑜当上排查小组长,这可真让人开心啊。

“针对报复个人这个方向,主要进行中毒者的社会关系调查,例如,是否有财产纠纷、情感纠纷、家庭矛盾等,近期是否与人争执,凶手高度熟悉摊位细节,并具备作案时间。”

郑瑜举了举手。

姜凌示意她发言。

郑瑜问:“有没有一种可能,凶手想要报复某人,知道他经常喝豆浆,但今天那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喝,因此逃过一劫。如果有这种可能,那我们仅调查中毒者的社会关系,就有可能漏查。”

姜凌:“你的意见是?”

郑瑜道:“我想先调查刘美凤以及周边居民,确定一个经常光顾刘婶早餐摊

不出钱改善一下,真住不下去了。”

“谁对社会不满?呵,我啊,我就非常不满!一下雨,雨水就恨不得倒灌进屋子,还让不让人活了?”

“你们看到那个路面了没?坑坑洼洼的,还政法系统家属楼呢,简直就是个笑话!”

一场雨,把社区问题全都展现出来。

也激发出了社区居民内心的不满。

一时之间,排查组收集到了太多负面的声音,仿佛整个小区的居民都具备报复社会的动机。

而姜凌也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肖文娟回京都。

肖文娟并不愿意回去,尤其是现在整个小区都被警察调查,她更不想离开女儿。

但姜凌这次态度很坚决。

“妈,你知不知道,当救护车开进社区门口的时候,我心里有多慌。只要一想到您一个人在家,万一出了点什么意外我都不知道,我就内心不安。我现在工作已经走上正轨,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单位食堂吃,晚上我自己回家休息,您不用为我担心。”

肖文娟依旧不舍:“可是,你那么忙,根本没有时间好好照顾自己。再说了,单位食堂哪有我做的营养卫生?我留下来还能陪你说说话,给你做做饭,这样你才不会孤单是不是?”

姜凌攀着母亲的胳膊,眼神清亮:“妈,以前没有找到你们的时候,我一个人过得很好,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没道理找到你们之后,我就成了需要被父母呵护的温室花朵,对不对?”

肖文娟叹了一口气,没有吭声。

姜凌知道母亲的心病,放柔和了语气:“念霄不是快放暑假了吗?这样,妈妈你先回去,等我忙完这个案子,你把妹妹带过来住一阵子。这样我不在家的时候,有妹妹陪着你,我也能放心一点。”

肖文娟细想想,也觉得女儿的话有道理。

她从国外回来之后直接来的晏市,光顾着陪姜凌,把念霄这个小女儿给冷落了。

豆浆投毒案,就像一层乌云笼罩在小区上空,每个居民都战战兢兢,现在所有早餐摊都几乎没有人,大家都怕外面的饭菜被下毒。

肖文娟想留下来陪陪女儿,但并不想成为姜凌的负担,于是点了头:“好,那我先回家看看,等念霄放暑假就把她带过来。你要记得啊,别在外面吃饭,要吃就在单位食堂解决。”

母女俩商量好之后,肖文娟周日便坐车离开。

而豆浆投毒案也迎来了第二次碰头会。

经过各组情况汇总,最后嫌疑人一共有七人。

第一个站起来汇报的,是第二组魏阳。他在小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名字:张力、赵美娟之后,开始汇报。

“张力,45岁,被大家称为张屠夫,在小区内开了家肉铺,收摊后常在附近喝酒,有作案时间。肉摊与刘美凤的早点摊只隔了三米,共用一条排水沟。他与刘美凤的摊位相邻,很熟悉她煮豆浆的操作流程,知道她有往豆浆桶里放豆粉的习惯。

张力嫌弃刘美凤炸油

郑瑜站起身:“两个,一个叫李强,绰号小四川,另一个叫杜培胜,绰号杜瘸子。”

雷骁示意她上前:“来,把基本情况和大家说一下。”

郑瑜也没怯场,大大方方走上台,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名字。

小四川李强,25岁,工地水电工,住违建煤棚,川音浓重。他最恨的人,是住在东区3栋的包工头周大明。周大明拖欠李强等川籍工人三个月工资约2000元,李强讨薪时被周大明手下打掉两颗牙,扬言“再闹弄死你”。

周大明是王婶摊常客,每天喝两碗豆浆。

杜瘸子,60岁,修表匠,右腿在大运动时代被打瘸,住东区6栋一楼,窗台养满仙人掌。他的旧怨对象是这次中毒最厉害的刘大爷,原因是刘大爷孙子学小提琴,每日黄昏练习声穿墙入耳。

杜瘸子砸过两次门,刘大爷脾气倒是好,解释说孩子需要多练习,请他多包涵,但杜瘸子却到处骂,说刘大爷纵孙行凶,要利用噪音害死自己。

杜瘸子知道刘大爷是早餐摊的常客,每天都要喝一碗豆浆、两根油条。

介绍完这两名嫌疑人之后,郑瑜道:“周大明因为早上拉肚子出门很晚,逃过一劫。刘大爷这次中毒较重,目前还在抢救之中。他年纪比较大,情况不太好。”

郑瑜停顿片刻,扫视全场:“李强24日一大早就离开了小区,至今没有踪影,他的嫌疑很大。”

第77章·徐满仓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