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8章

顾闲把自己沿途换来的粽子切分好,自己尝了个味,剩下的便与寺僧们分享,吃了个干干净净,一点都没浪费。

这么消磨了小半个时辰,顾闲便溜达归家去把控张府厨房。

明朝皇帝驾崩后天下臣民守孝一般依从“以日易月”原则,也就是守个二十七天就算是为皇帝守完孝了,过后婚丧嫁娶可以自由安排。

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就算死了个皇帝,也不能真的三年都不嫁不娶不宴饮吧?经济发展还搞不搞了?人口增长率还要不要了?

于是出了正月,京师便渐渐热闹起来了。如今碰上端午佳节,街上到处都是携亲眷出门的游人,摊贩更是比平时多得多。

顾闲瞧见路旁有个卖樱桃的,颗颗樱桃色泽鲜亮,一看就是刚摘不久。

更重要的是,买得多还送个结实的箩筐,划算!

顾闲顺手买了一筐,正要自己扛回去,一直跟在旁边的郑大已自发地抱起那筐樱桃。

郑大力气确实大,满筐樱桃于他而言仿佛一点重量都没有。

顾闲见他步履稳健,没半分勉强,便与他一同回了府。

先皇到底才去世五个月,连宫中的端午宴都取消了,张居正自然不好太铺张,这次算上王世贞也才请了十人左右。

像徐阶他们这样的身份地位,过节只有别人去他们家拜访,很少会特意去别人家做客。

张居正一早便特意去了趟徐家,还带上了顾闲包的粽子,一串碱水粽,一串肉粽,一串甜粽,还附带蘸碱水粽用的白糖,充分照顾到不同的口味。

这白糖是顾闲自己制备的,颗粒极细,洁白如雪。张居正颇为喜欢,当着顾闲的面没说,早上却命人盛上一些来送徐阶。

不管如今认不认可徐阶的一些理念,他到底是徐阶的学生,逢年过节于情于理都该尽尽心。

徐阶命人收下张居正送来的粽子,邀他坐下吃茶。

没旁人在,徐阶难得地说了句重话:“这高新郑心眼儿太小,容不得人。你与他再要好都没用,回头稍不如他意他就会翻脸不认人。”

张居正一阵沉默。

如今高拱受满朝攻讦,大有不把他赶走不罢休的势头,而背后主导这种局面的人正是徐阶——这也是高拱当着其他人面都不给徐阶面子的原因。

张居正的资历摆在这里,阁臣之间的明争暗斗暂时还没影响到他身上。

他与高拱有在裕王府共事的情分在,对许多事情的观点又颇为投契,高拱知晓自己在这场斗争中已有败势,隐隐有将朝中诸事托付给他的意思。

张居正觉得在高拱还认自己这个朋友的情况下,自己不应该与高拱交恶。

隆庆皇帝才三十岁,还年轻得很,又十分看重高拱这位与他相伴将近十年的老师。即便徐阶眼下顺利把高拱撵出朝堂想,焉知未来隆庆皇帝不会起复高拱?

张居正暗自叹了口气。

徐阶隐忍多年

拼接而成(),馟隙?魛艙?孷?葶?鞘????()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底下还有微温的小火热着,保证粽子始终是刚出锅时的好状态。

至于周围的瓜果冷盘,更是样样俱美。

高拱乐道:“摆得这般讲究,倒是不知该从何下手了。”

张居正一看便知是顾闲干的好事,叫游七去把顾闲喊来一同招呼客人。

家中年纪稍长的三个孩子也被喊过来露露脸。

顾闲正在吃自己买的樱桃呢,听游七来喊自己还分了他一把,才兴致勃勃地去见世面。

高拱他早前已经见过了,今儿再瞅张四维他们一眼,发现一个两个确实都长得挺周正。

这一圈人的履历说出来,大抵都是年少天才,早早高中,叫人感觉世间聪明人真不值钱。

不过顾闲已经有个四十岁出头的阁老姐夫,见了这些人一点都不怯场。

甭管你们天不天才,反正都没我姐夫厉害!

既然没有面对一群大人物的诚惶诚恐,顾闲自是从从容容地给高拱他们介绍眼前的粽子龙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