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8 章 · 第 28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都是顾闲偶尔在旁边光明正大偷看张居正写信时瞅见的。

张居正平时表情冷冷淡淡的,写起信来却特别温暖人心。

简直判若两人!

既然原有的赛道一时半会挤不进去,何不开辟新赛道上去跑跑!

比如推行新式标点符号的方案如果是张居正提交上去的,徐阶他们都一把年纪了,总不好跑来掺和。

即便他们好意思来,咱也可以写成“首辅看了都说好”嘛!难道他们还好意思要求署他们的名不成?

只是不知这事好不好推行下去,毕竟老顽固哪里都有

。许多腐儒就认为给经典加标点符号是在亵渎经典,必须让每个孩子都从句读开始学起!

顾闲只是稍微考虑了那么一瞬,就决定放弃思考。

他只管写他的,要不要采用是张居正的事,张居正当了那么多年的官想得肯定比他周全!

实在不行,只实施在通俗读物上也行,据说《西游记》是万历年间出版的。

他还是更喜欢看有明确标点符号的《西游记》,而不是只用个圈圈来断句!

顾闲写好了这篇文章,瞧着时辰还早,便跑去张居正书房寻他。

张居正知道顾闲这家伙有事是憋不到第二天的,也边写给友人的回信边等着。

见顾闲拿着文稿跑了过来,张居正放下笔说:“写好了你的绝妙主意?”

顾闲忍不住挠头。

他自己说的时候还没啥,张居正这么一复述怎么这么让人害臊。

来都来了,顾闲还是把关于新式标点符号的文章给了张居正。

这方案是顾闲从人家已经颁行过的正式文书里薅下来的,由当时许多文化人共同讨论过,用法已经本土化得比较成功。

张居正看得很快,没一会就把整个方案给看完了。他停顿了一会,又倒回去仔细看了看介绍十余种标点符号的那几段。

十几种标点符号看起来有点多,但句号、逗号和顿号都是本身就有在用的,其他符号只是细化和补充而已。

经过这么一规范,文章的歧义确实更少,读起来也更轻松。

嘉靖年间民间出版业就逐渐繁荣起来,出版书籍的类型不再局限于科举辅导书以及古今名家文集,还有许多门槛更低的通俗文学。

有这么一套成熟的方案在手,由朝廷进行新式标点符号的推广,确实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

张居正道:“我斟酌斟酌,看看适不适合推行下去。”

顾闲高兴地说:“好好好,以后我看小说更方便了!”

都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人在大明怎么能不参与?

他可以当个出色的读者!

据说“四大奇书”这种说法就是王世贞首先提的,只不过他夹带私货,说《庄子》《史记》《西厢记》《水浒传》是四大奇书。

瞅瞅王世贞后来那么热衷于修道(还张罗好几万人去围观飞升现场),谁还不知道《庄子》为什么位列榜首?

撇除这点儿私货,“四大奇书”这个点评模式还是很吸引人的,后头可是不少人跟风评定自己心目中的四大奇书!

王世贞能搞这么大的噱头,少不了巨大阅读量的支撑,可见他家里的书多到不得了。

等回了苏州,他就去王世贞家借小说看!

张居正:?

敢情你捣鼓出这么一套新式标点符号,就是为了方便你看小说?!

呵,还有空看闲书,看来果然是学有余力。

回头得让王世贞再给他加点功课。

【作者有话说】

顾小闲:冲鸭,我要看有标点符号的小说!

张居正不语,只一味地给王世贞发私信:整点作业,整点作业!

*

更新了,今天也长长的[狗头叼玫瑰]

*

注:

①马可波罗记录的奶粉做法:参考马可波罗游记

原文:【他们又将乳品弄干,制成糊状,充当食物。它的制法如下:先将乳煮开,把漂浮上面的乳脂部分取出,放在另一个器皿中当成乳油。因为此物如果留在乳中,乳液就不可能凝成固体。然后再将取出乳油的乳酪将水弄出备用。行军时,每人带十磅在身边,早上将半磅干乳放入一个皮袋中,给他们适量的水,他们骑在马上,皮袋受到这样的震动,使其中的干乳变成一种薄粥。】

②酪奴相关:

【高祖怪之,谓肃曰:“……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甚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

③民国奶粉商广告:参考网络各类科普内容

第29章·第29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