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零九 章(2 / 2)
杜悯冷眼看着,“你俩也好意思。”
“你的客人走了?”杜黎回避他的话,他打发道:“你二嫂还给你抓了五个闹事的人,你闲了快去审案。”
杜悯回神,他快步往外走。
孟青跟了上去,“三弟,我想在河阴县再开个义塾,你探探河阴县县令的态度。”
杜悯侧目,“这么快就要再开第二家义塾。”
“对,托你的福,纸扎明器的名声已经打响了,可以趁机开第二家第三家。”
杜悯点头,“你下午还出门吗?”
“我留在官署,他要是肯见我,你派人来喊我。”
“行。”
靠近外书房,孟青停下步子,她走到胥吏院外坐下,正好遇上孙县丞带着典狱长过来。
“孙大人,典狱长大人,二位用过午饭了?”孟青打招呼。
孙县丞点头,“大人还在招待贵客?”
“对。”孟青看向典狱长,问:“上午抓回来的五个人审问过了?背后主使是谁?”
典狱长看孙县丞一眼,见对方含着笑面无异色,他顺从地回答:“是王昆仑家的仆人,受王二郎指使。孟娘子,对方现在一口咬定他们是效仿你的举措,是为杜县令当马前卒……”
“噢?他们要让我也被关进去?”孟青问。
“是。”典狱长点头,“王昆仑家的管家来讨人了,我是来跟孙大人商量是否要放人。”
“放吧,背后的主使供出来了,大人心里有个底就行了。”孙县丞说。
“慢着,我有个法子。”孟青开口阻止,她挑眼笑道:“上午抓人回来的两个衙役不会办事,听话都听不明白,我明明白白说要请这五位好心人回来受嘉奖,怎么给关进大牢了?”
“这……”典狱长皱眉。
“孙大人,你代杜大人张榜一封文书,另制一个旌旗,褒扬王氏及其府上的下人迷途知返,积极维护朝廷的政令。”孟青憋着一肚子的坏水,她坏笑道:“典狱长大人,快把牢里的义士请回前衙,管事也别给放走了,好茶好饭伺候着。县尉大人在衙门里吗?安排他组织一个仪仗队,要敲锣打鼓地捧着旌旗为这几个义士洗刷污名,亲自把他们送回王家。”
孙县丞背过身笑了,“你这是要把王氏一族气死。”
“这五个下人是奴籍,还是王家雇的下人?”孟青又问。
“都是奴籍。”典狱长回答。
“这等义士为奴为婢屈就了,不如放归从良,衙门赏他们一门生计,聘为县衙的杂役,令他们守在河阳桥桥头检查过路的送葬队。”孟青出主意。
“高,实在是高。”孙县丞笑着拱手,“孟娘子的高招,孙某佩服。”
“大人,下官这就去安排
的笑淡了下来,有杜悯对比着,他很可能不能连任,或许会被调去偏僻的县任职。
杜悯不急着索要答复,他指着河对面最热闹的地方,说:“赵县令对纸扎明器怎么看?纸扎明器在吴县、长安和河清县都很受欢迎,我听我二嫂说河阴县的百姓也时常去义塾和纸马店光顾。不如让纸扎明器来河阴县替您试试风头?()”
“???劗??乢?繘?幜????()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赵县令问。
“对,义塾身上背负着让纸扎明器走进千家万户的使命。”杜悯点头。
“行。”赵县令松口,“北邙山下有许多客栈和食肆,近来有一座客栈发生命案被封了,你让你二嫂来河阴县县衙拿钱买下。”
杜悯不想花钱买,他问有没有像废弃粮仓一样的地方。
赵县令打量他几眼,说:“你回去问你二嫂吧。”
杜悯过桥去问孟青,孟青十万个愿意,“北邙山山下的地盘可值钱了,要不是有你从中牵线,我求爷爷告奶奶都买不到。”
“可买下了也不是你的……”
“怎么不是我的,我用我的钱买,而非用义塾的公账买,买下就是我的产业,义塾每年还要付我的租子。”孟青笑眯眯的,“这是我光明正大借义塾赚钱的另一个路子。”
杜悯这下转过来弯了,“我在河清县也给你弄块儿地建房子,你把义塾搬过去?”
孟青不要,“以后再说吧,新建房子太费事,而且没有北邙山下的商铺值钱。”
“你二嫂不要我要。”杜黎迫不及待地插话,“三弟,我想在这附近买几亩地,但我户籍是外地的,你看我能买吗?要是买不成,租也行。”
“你要地做什么?”孟青诧异。
“我想种几亩地,再不种地,我都要忘了如何伺候庄稼。我种点地养些家禽,不为赚钱,就想有个自己的事做。等天冷了,老三要是还要下乡慰劳孤老,我也能捐粮捐肉捐菜。”杜黎兴致勃勃道。
“你不给我二嫂帮忙了?她又要办第二家义塾,你不帮忙,她一个人忙得开?”杜悯不赞成,“种地的本事忘了就忘了,你这辈子不要这个本事也不愁吃喝。”
杜黎干巴巴地笑笑,他迅速退缩:“也对,我没考虑周全。”
“没事,我现在忙得开了,不用你二哥再天天守着我。”孟青开口,“我这些天一直有个念头,我想买十来个仆从,他们全心全意跟着我学手艺,日后我去哪里都能带上他们,不愁没有帮手。”
“我们走到这一步,考虑的就不再是吃喝的问题,我喜钱,老三喜权,就连望舟也能做他喜欢的纸扎,杜黎也可以做他喜欢的事。”孟青拍拍杜黎的手,说:“你去种地养家禽吧,日后你要做善事,我也能捐给你一笔钱。”
杜黎立马抖擞起来,他剜杜悯一眼,“就会想着你二嫂,幸亏你二嫂会偏向我。”
————————!!————————
明晚八点见
[110]第一百一十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