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1 / 2)

加入书签

在岭南见到他,殿下是记了他的仇了。

“先生请坐。”

进了居玄堂后,江越山却意外地发现,殿下对他的态度和以往一样,看不出分别来。

他有些诧异。

李珣看了他一眼,见他站着没动,淡淡笑道:“先生这么看着孤王,何意?今夜叫先生来,是有要事相商。”

江越山有些迟疑地入了座,“殿下有什么要臣去办的,臣自当尽力。”

李珣拿起一个折子,掷了出来,正好落在桌案一角,江越山起身抬手的位置,“先生看看这个。”

江越山拿来看了,看完后,眉头锁得发紧,只觉手里这折子烫手得很。

晋王要请旨去西北?要知道这些日子西北那位侯爷没了,手底下五六万的军队由副将暂且管着,陛下斟酌了几个人选,却始终没选定。

眼下晋王却要请旨去应这个差,打的什么主意,人尽皆知。

江越山想了想道:“不如臣让齐国公推举一员大将去补了这个缺?西北安稳要紧。那位侯爷多年来牢牢把控着西北,不准京里头派人干涉,陛下不愿多生事端,也就由着他几乎是占地为王,西北军也隐隐只听那位侯爷号令,不听上京宣令。若晋王真去了那里,呆上几年,收服了军心民心,后果不堪设想!臣想着,齐国公推举之人,可以不偏向东宫,中正为上,这样陛下也不会太过犹豫,殿下看可好?”

他将折子两手递着还了回去。

“呆上几年?”李珣却笑了笑,将折子接过来,在手里又翻了翻。

折子里头写的字字恳切,说自己愿为父皇分忧,哪怕去西北吃苦也甘之如饴,心中快慰。只求父皇给他个机会,让他尽孝尽忠。

李珣漫不经心地合上折子,走到了窗前,远远地望着紫宸殿的位置,眸色深沉。

他这位皇弟,因是继后之子,野心并不小。两浙的事查下去,竟然也有他在其中搅局的影子。

如今这些日子眼看被他逼得要露出破绽来,就想一搏,看能不能到西北去,既是躲,是退,也是养精蓄锐,想着什么时候能给他致命一击,好自己搬进紫宸殿,再坐上那个位子。

正好,他不仅想收拾他,也想收拾西北很久了。

“江先生,孤王的意思是,让他去。”

李珣出其不意地说了这么一句,望向紫宸殿的神情里头,多的是势在必得。

几年。

他打算去几年。

他唇畔扬起了一丝笑意,轻蔑、冷峻。

江越山震惊地站了起来,不明白他欲做什么。

“孤王成全他!”

李珣转过身来,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没想过,几年的时间,孤王能做的事,想做的事,做成的事,也许比他所想的,要多得多。”

江越山被他话里的激进之意吓了一跳,见他眸光烁动间,竟隐隐有着某种势在必得的迫人之感,眉目一颤,忙站了起来,带了些试探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珣没答,只走到了桌案前,抚着那龙泉剑鞘上的虎纹,有过一瞬的分神——他方才将这把剑刺入壁间,就是因为看了那封岭南来的信,等他意识回笼,才发现自己又将拇指指腹压在了剑格处,将剑鞘悄然推离了剑身,锋利剑刃露出一抹冷酷的芒光来。

他眼底嘲弄,却不由发笑。

还得感激他的好父皇,亲自将他的软肋彻底送给旁人,才能让他下定决心,去促成某些时机的成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