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2 / 2)

加入书签

时大夫写完药方,她亲自送了他出门,却见他并未朝进来的大门方向走,而是匆匆地向着厅上走去,好意叫住了他,指了指道:“时大夫,出去是往那里。”

时大夫回了回头,“多谢薛娘子!只是老夫还得去看看陛下的伤,这事耽误不得!不和您多话了!”

薛明英也想起了那人的伤,默了默,最终还是跟在他身后,到了西厅。

“怎么不陪着你母亲?”李珣端坐椅间,由着时大夫给他医治,看向她的视线发着柔光,仿佛在自家厅上见了娶的新妇,怎么看也看不过来。

“母亲那里已在熬药了……”她被他瞧得有些不自在,看了眼时大夫的脸色,正眉头紧皱,似十分棘手,心下空了一拍,走过去,站到了他身旁守着。

手很快被人见缝插针握住了。

薛明英垂了垂眸,因怕挣开他会加剧伤势,忍了下来。

时大夫悄悄看了眼,本想说什么,见了那位新帝舒坦眉眼,好似受了烧灼之伤的另有其人般……他咽下了那些话,换了个别的说辞,“薛娘子站着,不如坐在陛下身边。”

大夫的话,在这时便是医嘱。

薛明英坐了下来,那人变本加厉,与她十指相扣,长指挤入她的指缝间,在外人面前与她亲密无间地合为一体。

他好像对此格外享受。

她咬了咬唇,有点儿忍不下去,下意识想抽出来。

李珣适时闷哼一声,似在忍疼。

薛明英当即停了下来,看向他的伤处,看着时大夫。

“依陛下的伤势,须得静养数十日才能好全,养伤之时,似这等皮肉疼痛,乃是常事。之后还会落疤。”

薛明英不想再多欠他,稍探过了身追问道:“可有什么法子能缓解?”

“疼痛倒可通过用药稍稍减轻些,祛疤的话,恐怕不能,火烧之伤,要想恢复如常,即使华佗在世,也做不到……”时大夫颇为为难。

“果真?时大夫,您是神医圣手,陛下身体贵重,若是留下数道疤痕……”

“英英,朕不是闺阁女子”,李珣闷笑了声,看着她不自觉往自己这里倾了一些的身子眸中含了深意,“便是留疤,也是小事。”

况且,也能时时刻刻提醒她。

再值得不过。

但等要真正上药时,他却松开了她的手,强命她离了此间。

在战场上他看过那些被灼伤的将士们用药,因去腐才能生肌,便须刮去腐肉。每当此时,无论何等坚毅之人,都难免嚎痛不已。

他不愿在她面前露出这般狼狈之态,将她赶回了她母亲身边。

薛明英出来后却并未离开。

过了一会儿,她听见他泄出的几声忍痛喘息,似是忍得极为艰难,时大夫也在感慨着,“若是旁人受了这等伤,只怕早已嚎叫出声,还是陛下刚强坚忍。”

薛明英靠在门后,望着茫茫夜色,紧紧地攥住了衣裙。

容安被人吩咐出来去查今夜之事时,便看见道纤瘦的身影还未离去,刚要出声,便见那人摇了摇头,让他闭上了嘴。

人走后,容安转头便告诉了主子。

李珣唇角勾了勾,“英英向来最是心软。”

容安低着头,倒是想到了那件被剪得七零八落的凤袍,还有烧了有大半的画,不敢应答半句。

后又见主子收起了笑,眼中杀意浮现,淡淡问道,“可让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