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4(1 / 2)

加入书签

劣又庸俗。”

赵广安听了,反驳他,“什么卑劣庸俗,要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他们就是太认死理了,誓死守在这儿又如何?救得了百姓吗?救得了自己吗?死了又如何,想救的人都没能救啊...”

“......”

这话怎么越琢磨越有道理?

闻五哑口无言。

赵广安又说,“人哪,只有活下来才能救更多人,你们虽然过了段憋屈的日子,但救回来的人够你们死后升仙了不是?”

“......”闻五张了张嘴,“三东家说得有理。”

撇开那段屈辱不提,他们做的事和士兵没什么两样。

赵广安赞赏,愈发来了精神,抖擞着走到梨花面前,将刚刚的’道理‘复述了一遍,字正腔圆道,“你们朝廷要收留难民就让他们收,你们带着百姓去其他地方生活,这烂摊子谁爱管就让他管去,左右都是贪官恶吏跟群外地人,谁还在意他们的死活不成?”

这话要是赵广从嘴里说出来,必是轻言细语,娓娓道来。

赵广安却不是,他声若洪钟,不像在劝人,更像在威胁人。

一时,四周鸦雀无声。

男人更是瞠目结舌的望着赵广安,赵广安昂首挺胸道,“我说错了不成?衙门要包庇作恶的人,就让他们一起生活好了。”

“......”

好像,似乎,的确,是这么个理。

顿时,墙边的百姓清醒了,一瘸一拐的涌过来,“秦百户,这位郎君说得对,你们是好兵,你们留下来也是死,不如跟我们一起走,这鬼地方,谁要待谁待去。”

男人语塞,再开口结巴起来,“不...不行。”

都走了,他日岭南长驱直入,北边的百姓也会遭难。

“衙门里没一个好东西,你们既敢撺掇难民袭击卫所,难保不会做出更过分的事儿,你们不走,早晚会死在他们手里的。”

整个益州城,除了县令是益州人,几位坊主全是外地人。

其中一个还是戎州人,想当初益州对戎州人犯的事,不可能轻易放过他们的。

男人心意已决,“时候不早了,你们尽早离去吧。”

梨花看向城门边的人,其中两个频繁的挪步,似乎被赵广安说动了,她稍作沉吟,与男人道,“秦百户要不要问问他们?”

像赵广安说的,他们不走,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嗜血者。

像罗大郎他们那样,为了保护更多人,牺牲自己。

男人顺着她的视线瞄了眼朝夕相伴的同僚,高声问道,“你们想走吗?”

众人瞬间站直,异口同声,“吾等誓死追随程副将。”

他们痛恨朝廷的旨意,痛恨县令视百姓为蝼蚁,然而想到呕心沥血的程副将,仍然爱这儿。

男人朝梨花道,“十九娘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人各有志,还望成全。”

梨花真诚的拱手作揖,“祝诸位得偿所愿。”

“多谢。”

梨花还有事麻烦男人,招来于三,“我庄子上的好些人都是益州的,眼下局势不稳,他们想回家把家人接出来,能否劳烦秦百户开城门?”

男人说,“北郊设了好几个关卡,禁止外地人通行。”

梨花道,“无事,他家住得不远。”

于三是益州兵,遇到关卡也有法子过去,“只是随行的人有点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