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4(2 / 2)
“无妨,只要不乱走就没事。”男人说 ,“到时我给你一张进出城的通行牌,遇到巡逻的盘查,你出示即可。”
北郊农田多,为避免像去年那样荒废,朝廷派兵日夜巡逻,没有通行牌会被乱箭射死。
“多谢。”
事儿说完,接下来就是怎么安顿这些百姓了,因人数过多,来时梨花就决定连夜去戎州,待官兵们退回城门,她立刻叫人整队,伤患和正常人分开,不便于兴的坐车,其他人挑行李。
男人爬上城墙,看到的就是乌泱泱的人挪步的情形。
身侧官兵道,“十九娘来头不小。”
这么多人,几下就清点好了,还让老小病患得到照顾,连他都做不到。
“来头不小能在南边活下来?”男人对梨花的家境无甚兴趣,反倒在意另外件事,“你说她是哪儿人?”
官兵愣了愣,摇头。
男人双手搭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漆黑的天幕,目光有些飘远,“你说,当初咱要是没有驱逐那些戎州人,让他们留下益州,那眼下的益州是什么样的?”
当时没觉得自己错了,但看到城中百姓挑筐背篓出城的画面,不知怎么就浮现出戎州人的脸来。
官兵不解,“荆州难民是疯狗,只要有他们在,哪儿的人都挡不住。”
见他没懂,男人叹了声,“或许吧。”
然而他心里知道会不一样。
若收留那些戎州人,地动后的益州不会存在良田无人耕的景象,一旦不缺人种地,城门就不会向荆州难民敞开,城中百姓就不会被迫出走了。
想事的间隙,城下已经整队完毕启程了。
官兵见他有些出神,思忖道,“不驱逐戎州人,岭南就会攻打咱们,城中百姓仍没好日子过。”
无论做何选择,都避免不了民不聊生的局面。
除非,旧朝廷肯派兵支援。
然而可能吗?西南偏僻穷困,每年的军需得三催四讨已为旧朝廷不喜,若有机会扔掉他们,旧朝廷想也不想就会同意的,戎州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
要不然,节度使为何要反?
“头儿,你怎么了?”
“没事。”男人道,“城门已关,咱回卫所看看吧。”
他们视野里,梨花和李解闻五等人挨个询问伤患的情况,而赵广安则坐在车上熬药。
闻五回谷推了辆铁板车下来,说是老村长让李家兄弟连夜造的,车上能煮饭熬药,专门为赶路人做的,因时间紧迫,铁板车表面有些凹凸,但熬药是真的方便。
一辆车里放两口釜。
药熬好后先给病情严重的人,伤口需要外敷,赵广从就领着人将碾磨药材。
生病的人过意不去,和梨花道,“瘟疫不致死,十九娘不用管我们的。”
启程到现在就用了半筐药材,不值得。
“再不致死也得治。”梨花给他们介绍隋氏,“隋婶子也有瘟疫,大家看她和正常人有什么区别?”
车上的人齐刷刷看向隋氏,“看不出来啊。”
隋氏给赵广安打下手,一会儿添柴,一会儿搅药汁,跟正常人无异。
梨花说,“是啊,好好吃药,这种病能控制的。”
大家之所以害怕,是因发病会丧失理智攻击人,成为其他人眼里的怪物,但染病初期就坚持吃药的话,应该不会成为见血就疯的嗜血者。
有妇人问梨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