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廷辩(1 / 2)

加入书签

第143章 廷辩

周洪谟不愿意当出头鸟,这也是众人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这位周老尚书,已经是半致仕的状态了,对这样的大事不热心也是正常的。

不过,他这番话倒是给众人递了个台阶。

吏部尚书李裕率先道:「陛下,臣以为科举乃是国家抢才根本,不可轻动,南北榜案中,是因刘三吾等人徇私偏心,以致于整榜只有南方举子。」

「但如今朝中科举制度已经成熟,有南榜,北榜,中榜,各地有才举子皆有登科机会,如若再继续细化到分省配额,恐令有才之士无端落榜,恳请陛下三思。」

李裕是江西籍,妥妥的南方出身,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他也十分清晰。

而原因也很简单,某种意义上来说,李裕和刘吉的处境是相同的,他们二人都因为李孜省而名声受损。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为自己家乡的士子们谋取利益,那麽毋庸置疑,对于他们自身的名誉,

会有很大的好处。

说白了,朝堂之上,尤其是到了他们这种层级的官员,哪有什麽长久的联盟,多的不过是自身利益的牵绊罢了。

以李裕吏部尚书的身份,在科举的问题上,除了礼部之外,他的意见自然是份量最重的。

因此,说完之后,在场众人的眼神都纷纷有些震动,

朱佑的神色也微微有些不悦,但很快就一闪而逝,看向了底下的某人,道。

「内阁怎麽看?」

点了内阁的名,出面的自然得是刘吉这个首辅,而他的态度嘛·—·

「回陛下,臣以为李尚书之言有些过分杞人忧天了。」

刘吉自打进来开始,心中就有些喘喘,原因也很简单,内阁现在身上是背着过失的。

戴义刚刚送回去的那份草诏,可见天子对内阁已有不满,说不定什麽时候就会发作。

所以,这个当口刘吉自然是不敢再惹天子动怒,何况,他在这件事上的立场本就倾向于支持,

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有其他的态度。

当然,虽然他的态度在场众人都有所预料,但是,以刘吉的身份地位,他的这番话,还是让在场众人都纷纷看了过来。

见此状况,刘吉吐了一口气,道。

「诸位都是正途出身,一步步从科举路上闯出来的,所以有些话,其实我等是最明白的。」

「方才李尚书说,朝廷抢才大典,当以选擢人才为要,若是将名额细化固定到各省,会让有才之士落榜,反而才学不济之人能够进入朝廷——」

李裕此时,已经算是和刘吉站到了对立面上,自然也不会念过去的交情,当下便道。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刘吉摇了摇头,道:「今日没有外人,我便说句实话,李尚书所说的有才之辈,其实真没那麽稀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