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1 / 2)

加入书签

急火攻心又赶上严寒天气风雪大作,向瑾这一遭缠绵病榻,一病就是将近一整个腊月。待他第一日踏出房门那天,望着院中稀稀落落挂着的几盏红灯笼,小世子有些恍惚,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里既非京都皇城也非边疆荣国公府,乃是原守城军统领官邸,陛下临时征用。

眼瞅着,该过年了。

前些时日一直不甚清醒,往往早上陛下出门,他还未起床,中间那人偶尔会抽空陪他用饭,也是来去匆匆,有时不会;晚上人家回来之时,他多半早已睡下。因而,向瑾也是近来刚刚意识到,他竟一直与陛下同室而居,也不知那人是睡在他旁侧还是窗根底下的偏榻上。

后知后觉的难为情丝丝缕缕翻腾起来,这该如何解释?他倒是一腔热忱,无惧流言,可那毕竟是当今天子,人言可畏,不可不顾虑。小世子愁眉不展,缓了好一阵子,躲在房中不愿出门,至多是在门前后院有限的地界转悠转悠。

旁人如何揣测,他无从得知,但总不能因此一直窝着不见人吧?

其实,小世子多虑了。陛下进城当日即占用此处作为落脚地,当晚,闲杂人等便全部转移出去了。丰城亦有地方官员,但军方势强,多年形成以守城军为主的格局。林枫名义上乃武将,实则统领整个丰城乃至周边郡县,因而在与冯文斌的对峙中亦有话语权。这座官邸,平日里只有林枫在用,但他原本多驻扎于城外大营中,回城的次数不多,也就是此番被人家逼得退军封了城,方才启用此处议事。撤除本就不多的护卫与杂役,由陛下暗卫接管,这里即便做不到如后来的寝殿那般铜墙铁壁,至少外人无从窥探。白日里,陛下在前院正堂接见官员处理事务,后院无人涉足。

今日,向瑾记得陛下陪自己食了午膳,随后他喝完药,一觉就睡到了当下。现下房中无人,皇帝应是尚在堂前议事,他也未觉饥饿,拒了候在外头的小厮传膳的问询。小世子拢着厚重的大氅,一路往前走,他能觉察到有人在暗处护着他,但没人干涉他的行踪。

行至通往前院的廊道,他顿了顿,一咬牙迈了过去。停步在院落边缘,打眼觑到正堂中仍旧燃着通明的灯火,四五个人的身影映在泛皱的窗纸上。不多时,大门被人由内向外推开,几个武将装扮的人跟在刘壤身后走出来,一边往大门外走着一边仍在争论不休,无人注意到他。

待刘将军一行离开,向瑾往前进了两步,蓦地站住。适才被武将遮挡住的轮廓显露出来,正独自站在陛下对面。那是一个挎刀披甲的女人,就算背对窗扇,也能瞧出英姿飒爽的姿态来来。何况,向瑾清楚,无论从何处衡量,那都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子。

他阖该退回至远处,否则不体面。他不该想东想西,陛下非是朝三暮四之人,无论事出有因多么不情愿,既已给了他承诺,断然不会动摇。向瑾心底明镜似的,什么都一目了然,但随着半开的大门里传出说话声,他刚退了半寸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下了。

“陛下,”华楚脆生生地,“明日便是除夕,可否与末将一起去市集逛逛。”

陛下不解风情,“你们去吧,乌蒙虽退兵,亦不可掉以轻心。”

华楚继续游说,“乌蒙可汗暴毙,其造杀戮遭天谴的传闻漫天飞,他们自顾不暇,否则也不会退兵退得如此利索。至于城中余孽,我巴不得他们蹦出来寻死……”侠女拍了拍自己腰间挎刀,“这一趟出来,揽月还未出过鞘,急着呢。”

陛下似乎被华楚感染,许久不曾有人敢在他面前如此张扬,却又不显浮夸造作,成景泽顿了顿,“嗯。”

华楚,“陛下去吗?”

皇帝,“不了。”

刚刚被封了参将的华楚不依不饶,“陛下,您若是……”

向瑾转身走了回去,再听下去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他缓步走着,即至后院,驻足在回廊尽头,有些茫然地怔了片刻。

小厮上前,“世子,您该用膳了。”这是个看起来十几岁的孩子,是陛下从丰城荣国公府要来侍候向瑾的人,但他离家太久,很多家丁并未见过。

向瑾摇了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