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1 / 2)

加入书签

底咯噔一下,这样的眼神他只见过两回。第一回是那一年,漫天飘雪中,世子爷伤重不治的消息传到宫里,但彼时陛下眸底尚有化不开的怒火,如今却好似喷发过后寂灭的火山,徒留漫山遍野的灰烬。

往后半月,大军遭遇了乌蒙置之死的抵抗,前进受阻,军情急报几乎是隔几个时辰便要来上一封。其间,冯文斌往返调度的过程中也曾带着崔嫣的密信回营与陛下商讨对策。

后方大营里弥漫上紧张的氛围,时间便显得倏忽而过。

这半月间,陛下再未涉足世子寝帐,徒留无一上蹿下跳,急得像只猴子。闹腾得过了,陛下便甩他一轮军报,字里行间净是华将军的左路先锋突击闯关,险象环生,看得他脑门冒汗,悻悻地消停一阵。

乌伦虽勇猛,族人亦勠力同心,但到底大势已去,一旦被撕开缺口,则一溃千里,眼下是最后的焦灼。

刘壤换防回营,面见陛下。对着沙盘挑灯研磨大半宿,基本达成的共识与崔嫣所谋大差不差。曦光刚刚露出一线天来,帐外营地熙熙攘攘地走动起来。

无一端了两个盘子进来,将粗简的早食怼到二人面前。

刘壤三两口便吃完了,陛下一动未动。

刘将军大大咧咧,“陛下,您不吃?”

成景泽点了点头。

刘壤伸手拿了过来,三下五除二解决掉。

无一无语地瞧着,转头又去把军医老头请了过来。陛下从未有糟蹋粮食的毛病,有无食欲,饥饿与否,喜欢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根本看不出来。到了实在装不下去的地步,那便是病入膏肓。

老大夫手指搭着脉象,眉头越皱越紧,在他开口之前,陛下吩咐,“劳您开几副药吧。”

老头儿将满腹忧虑滚了滚,咽了回去,“是。”

“您老慢走,”无一恨声,“待会儿去世子那请脉,烦您叨叨几句,出门在外,三餐定时,方能保重身体。莫要跟有些人似的,不当回事。”

“世子倒是不曾……”

“您老辛苦了。”无一三步并作两步推着将老军医送了出去。

刘壤瞧得一愣一愣,末了对陛下打趣道,“糙了这些年,您怎地还娇贵起来了?”

陛下没搭理他,也不知听到未听到。

刘壤回来一趟不易,除去前线战况,京中形势及康王那边的动向亦不容轻视。这边战事一旦尘埃落定,宫中尚有一场硬仗。

京都、赣州、江南的情报汇集到一起,是要比拿下乌蒙更令人头疼的局面。午间,前方加急战报,连日来的几场暴雨导致横亘在前方路上的乌石河上游暴涨泛滥,河汛不日将至。崔嫣将军决断,趁势强攻,请陛下旨意。

皇帝随即招来营中几位留守将领,大家商讨一番,无有异议。陛下拍板,全员整装待发,齐齐压境。

众人就出发的各项事宜七嘴八舌之时,守卫通报,“世子到。”

无一眼珠子一亮,老大夫靠谱,果然不辜负他灵机一动。他刚想引世子坐下等等,向瑾却未接他的眼神。

“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将军。”世子彬彬有礼。

“向瑾听闻战况,心有愧疚,之前轻敌冒进,悔之晚矣。”他平静道,“请陛下准允臣将功补过。”

话是对着皇帝讲的,世子的目光却虚虚地落在不知何处,令人无从追逐。

陛下沉默,直到帐中诸位皆有些莫名其妙。

“世子莫急,”刘壤打了个圆场,“吾等正在商议开拔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