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2 / 2)

加入书签

“你别走开,帮我挡挡,没看见那些小媳妇都往这边看,影响多不好。”

小夫郎抬眼正好抓住一个偷看他家汉子的目光,哪知那媳妇不仅不害羞,还伸出大拇指相互碰了碰,这手势暗含赞叹和闺房之乐的意味。

小夫郎罕见地竖起眉毛,挡在黎源身前,冲那媳妇圆目怒瞪。

谁知那个媳妇立马回头,原来看好戏的好几个,顿时媳妇们笑成一团。

小夫郎哪里被这样戏弄过,红着眼睛转过身,“哥哥……”

她们笑话我们……

黎源忍着笑,把小夫郎拉到身后,两人彻底背过身,“别理她们,她们嫉妒我们感情好。”

“哦!”

需要重修的路段不多,进村那段走的人多,村长带着大家把这地方重新铺了一遍,其他地方就是修修补补,前前后后大约花了一个月时间。

也不是所有人每天都来,除了大路段来的人多,后面就是修完一段歇两天。

三五相熟的约在一起修这段,那几家关系近的修另一段。

合作还算愉快,不知是不是黎源给过田家小子甜栗子,后来田家小子就爱跟着他,其实大家都愿意跟黎源一起干活,他有方法会安排,每人到手的事情公平公正,他自己还是出力最多的,反正陈三郎仗着自己老爹是小夫郎的师父,挤进团队,村长家的两个儿子没什么说的,必定跟黎源搭档,李婶家的大儿子膀粗腰圆,往那里一站,没人敢说什么,这可都是村里干活的好手,着实令人羡慕。

至于田小子,黎源没开口赶人,大家也就让他跟着。

为了此事,田家年过六十的两位老两口还经常跑过来送吃的喝的。

修完路就是修水渠,冬日河水开始干枯,也是修水渠最好的时候。

村里的水田靠近河边,那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但山区不像平原有着广袤无垠的平整地,不少都是梯田。

梯田灌水不方便,于是聪明的人在很远的上游引水入渠,水渠绕着高地走,从上往下一阶阶灌下来,哪怕是干旱的年生,只要河水不断,田里都有水。

修水渠一是清理淤泥,二是看水渠有没有被暴雨冲出缺口。

黎源也是修水渠才知道梨花村的水渠一直延绵几十公里,通到上游深山一处有地下河的峡谷里,这不知又是多少辈村人辛辛苦苦开凿出来。

真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要做着有利民生的事情,福泽是延绵很多代的。

只可惜工业之后,很多大型设备瞬息可将一个地方改头换面。

效率确实提高,但人们也开始变得不珍惜,更是忘记传承的重要性。

黎源并不喜欢过于快速的发展,他记得小时候村里很多溪流,一到下雨天水沼遍布,那些水漫过野草,清澈干净,随便一个水洼就是孩童们的乐园,也是家禽家畜的欢乐地,等他成年后,那些溪流莫名其妙全部消失,除去自来水管里的水还能饮用,其他地方流淌着的水都有股臭味。

再后来进入大学,学的东西多了,他才明白是生态破坏掉了。

那些溪流不是水,是山体土壤的血液,血液没了,山体土壤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