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 / 2)

加入书签

死掉了。

经过十多二十年,就会发现山上的水果,地里的庄稼,无论用多少农药,都种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修水渠时,黎源也带着小夫郎,两人聊着这些东西,拎着笊篱竹篮,背着河沙石灰,遇见需要修补的地方,就把水拦一拦,等水浅了,黎源脱掉鞋跳进去修补。

这件事看着比修路轻松,但水渠太长,真正弄完都快到腊月。

那时候天气冷,深山流出来的水透骨,哪怕只剩很浅的一层淤泥,黎源再回到岸上还是会冻得双足通红,小夫郎心疼的不得了,第一次找村长求情,下午村长就同意等寒冬时再来看看,那时候说不定水已经很浅或者结冰。

不过很少人寒冬来修,因为天气太冷,手指不灵活。

如果寒冬修不了,开春修也是可以的。

不修水渠了,两人正准备猫冬,村长大手一挥,黎家小夫郎你这么能说会道,来,去修祠堂的文献。

小夫郎:……

黎源:哈哈哈哈。

第35章 婚书

祠堂历来是村子很重要的地方,说成本地博物馆也不为过。从村落起源到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都有记载。

梨花村历史不算久,两百多年前有人过来落户,是名猎户。

梨花村靠着的大山叫子都山,黎源不明其意,倒是小夫郎跟他解释,子都是形容男子貌美,再看文献,说的是不少村民在大山深处见过一名美貌男子。

男子做樵夫打扮,给迷路的村民指路。

类似的传说占了文献大部分内容,看来村民很喜欢这类怪谈。

再看人物志,原来村里出过一位举人。

不过已经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

但总的来说梨花村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小夫郎要做的就是把被虫蛀或受潮的文献挑出来重新书写。

这是黎源第一次看小夫郎写字,字迹端正娟秀,但又不似正楷,被小夫郎科普才知道是隶楷,这种字体清新高古,适合做文献记录。

“这么说你会不少字体?”

小夫郎看了看黎源,提起毛笔,也不知是不是黎源的错觉,拂袖提笔的瞬间,小夫郎身上的气质发生变化,不再是那个娇娇弱弱的小夫郎,真有谦谦君子之风。

他挥墨写下一行诗句,一字一体,转瞬已经换了十多种字体。

待一首五言律诗写完,整整二十个不同风格的字。

黎源看得连连叹绝。

小夫郎收笔望过来,漂亮的猫眼里是显而易见的得意。

修文献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村长自然不敢大意,直到看见小夫郎写出的第一篇才真正放下心,甚至十分喜爱地夸赞,“这字是老夫见过最最朴茂工稳的字体,若是有空,劳烦戚先生把这里所有……重要的文献誊抄一遍。”

这个老匹夫,为了让小夫郎当白工,连先生都喊出来,小夫郎连忙避开村长的行礼,半边身子躲在黎源后面,眼巴巴看着黎源。

黎源心骂狡猾的小狐狸,拜老郎中时可没看他,叩首行礼的时候有主见得很。

黎源自然不会拆小夫郎的台,咳嗽一声连忙扶住村长,“表叔瞧您说的,都是一家人,珍珠做这些事情也是福泽村子的事情,有空自然要来,不过他在陈伯那里还有学业,家里又有几十只鸡要饲养,菜园子加山脚的旱地也是他在管理……”

黎源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只差没说小夫郎要生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