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2 / 2)

加入书签

村长哪里听不出黎源心疼偏袒的意思,笑着说,“这个自然自然,有空就来有空就来。”

将誊抄文献的事情交给小夫郎,临走时村长看着闲得蛋疼帮着磨墨的黎源,“源小子跟我出来一下。”

黎源就知道村长不会放过他,该来的还是来了,小夫郎不帮他不说,还冲他眨眼睛。

村长询问黎源愿不愿意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大家,说这话的时候村长有些不好意思,同样的稻苗,产量一直稳居村里第一的村长家居然输给一个后起之秀,着实脸上有些挂不住。

这也是黎源尊敬村长的地方。

不少人若是遇见村长这种情况,或者在村长这个位置,不说给黎源难堪,肯定是要使绊子的,黎源后世生活的村子,多的是看不得他人好的人,甚至出现后有人承包鱼塘,村里人跑去投毒的。

他不清楚是不是这个时代大家还遵循古法活着,礼义廉耻是很重要的道德标杆。

不是说没有坏人,王申就是。

但大多数都是共舟共济,扶持着前行。

从黎源家稻苗长出来不久,观察细致的村人就已经找上门,黎源并不吝啬分享,但是他从育土时就进行了改善,后期反而不是特别重要。

黎源便跟村长谈了谈想法,分享经验是没问题的,但必须按照他的方法来,如果有人偷偷改方法,就不能赖在他头上。

另外种成后,要交一部分粮食给村里。

村里把这部分粮食分给村里孤寡老人或者生活困难的人。

黎源说完,村长深深地看着他。

黎源又担心老村长行什么要命的礼,赶紧说道,“我跟珍珠没有孩子,如果这个优良传统能持续下去,我们也算老有所依。”

“就是我年轻说不起话,这些事情还需要表叔去做,委屈表叔被人身后念叨。”

村长恨不得给黎源一栗子,这哪里是挨骂的事情,分明就是能被写入祠堂的事情。

他拍拍黎源的肩膀,“你是个好孩子。”

两人慢慢朝外走,闲聊着村里的情况。

因为交粮的事情又说到黎源没有孩子的事情,“真的不考虑领养一个?”

黎源摇头,“我们两个都是男人,把彼此照顾好就不错,哪会儿养嗷嗷待哺的小婴孩。”

见劝不动村长有些遗憾地朝前走,嘴里念叨,“说来你与珍珠的婚书我还没递到县城,上次差役经过时正是农忙。”

县城的差役每季沿镇收各类文书,也相当于下来视察,有重要的事情可以自行前往县城衙门。

现在农闲,村长看见小两口才想起此事。

黎源顿住,他一直以为自己跟小夫郎的婚书早已递交县衙。

鬼使神差,黎源说道,“过几日我正要去县城一趟,不如我自己交过去吧!”

村长自不多疑,领着黎源回家领婚书。

黎源自己也有一份,但只有村长的签名和指印及婚姻当事人双方的指印,另一份盖有县府大印的婚书则由县府保管,同时具备法律效应。

黎源取到婚书详细看了看,是他和小夫郎的婚书,慎重地叠好放进怀里,满怀心事地走了。

.

村长把村民召集起来,说到黎源要教授大家提高稻谷种植方法,现场一片哗然,大家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叽叽喳喳问东问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