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帝王窥视(1 / 2)
第二章:帝王窥视
九重宫阙之上,一座隐於飞檐後的暖阁内,年轻的皇帝夏侯靖凭栏而立。他身着暗绣龙纹的常服,金线在晨曦微光中流转着低调的华彩,与他眼中那抹难以捉摸的深邃相得益彰。修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微温的玉扳指,那是先帝留下的少数遗物之一,每当思绪纷杂时,他便会如此。
暖阁的位置极佳,既可俯瞰下方广场全景,又因竹帘遮掩而不易被察觉。此刻广场上,一群新入宫的少年正接受教引太监的训话,他们衣着鲜丽,容貌各具特色,却都带着或惶恐或兴奋或谄媚的神情——这是夏侯靖再熟悉不过的模样。
他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那笑容未达眼底,反而透着刻意为之的慵懒与倦怠。彷佛眼前不过是场与己无关的闹剧,而他只是个百无聊赖的看客。
「陛下,天凉了。」太监总管福顺悄无声息地近前,将一件墨色貂氅披於夏侯靖肩头,「摄政王方才遣人来问,今日早朝是否如期举行?」
夏侯靖未回头,目光仍落在广场上,语气淡漠:「告诉王爷,朕今日身子不适,朝务就劳他多费心了。」
「是。」福顺躬身应道,眼底闪过一丝精明算计,却又迅速掩於恭顺之下,「那这些新来的...」
「按旧例安置便是。」夏侯靖挥了挥手,似乎对这个话题已失去兴趣。
福顺识趣地退至一旁,却并未立即离开,而是静候在侧,彷佛在等待什麽。
夏侯靖的视线漫不经心地扫过广场上那群少年,如同审视新进的珍玩。这些都是各地官员精心挑选进献的「礼物」,无一不是容貌出众丶才艺非凡。他们背後的家族指望藉此攀附皇权,却不知这深宫实则是更大的牢笼。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去之际,目光却不经意间掠过了一个身影。
那少年——凛夜,依旧静立於人群边缘,身着那身素净的月白长衫,在锦衣华服的人群中格外显眼。夏侯靖的目光再一次,几乎是下意识地,越过众人落在他身上。
他身姿依旧挺拔如竹,不似他人或兴奋张望或紧张瑟缩,只是静静伫立,彷佛将一切喧嚣隔绝於外。那份与昨日初见时无异的丶冰冷的平静,再次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夏侯靖微眯凤眸,半阖的眼底掠过一丝更深沉的兴味。他昨日便已记下了这名凛家的罪臣之子。
他看着少年在教引太监训话时微微颔首,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看着他在其他少年因紧张出错时,不着痕迹地退开一步,精准地避开所有可能牵连;看着他即便低头时,背脊依然挺得笔直,不曾有半分弯折。
这份与众不同的沉稳,像一颗投入夏侯靖死水般心湖的石子,今日激起的涟漪似乎较昨日更为清晰。在这充满算计与欲望的深宫之中,这少年的存在本身就如一个突兀的谜题。
他并未问话,只是静静凝视。身旁的福顺顺着皇帝的目光望去,心下已然明了陛下仍在关注那名凛姓少年。
就在此时,那名叫凛夜的少年似有所觉,竟微微抬首,目光再次准确地投向暖阁方向。虽仍隔着竹帘,两人视线不可能真正交汇,但夏侯靖几乎能感受到那目光中一如既往的冷冽。
他随即转身,不再多看,声线恢复一贯的慵懒平淡:「回宫吧。」
「是。」福顺躬身应道,在皇帝转身之际,迅速向远处一名小太监递去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眼色。小太监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下,显然是去执行某个关於那位凛夜公子的丶不言而喻的命令。
暖阁内重归寂静,只馀下薰香嫋嫋。夏侯靖步出暖阁,沿着回廊向寝宫走去,福顺紧随其後。
「陛下,今晚可要召人侍寝?」福顺试探地问道,手中不知何时已多了一本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後宫诸人的画像与特长。
夏侯靖脚步未停,随意挥手:「你安排便是。」
「那这些新来的...」
「朕累了。」夏侯靖打断他的话,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倦意,「这些小事,不必再问。」
「是。」福顺恭敬应道,眼底却闪过一丝精光。
将皇帝送回寝宫後,福顺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在殿外静立片刻,确保皇帝确实歇下後,才转身快步走向一处偏殿。
那里早已有个小太监等候,见福顺到来,立即奉上一卷画轴与一本册子。
「总管,这是新来的那批人的画像和名册,按您的吩咐,特别标注了那个凛夜的信息。」小太监低声道。
福顺接过画轴,展开细看。画上的少年眉目如画,气质清冷,确实与众不同。他快速浏览着名册上的信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备轿,出宫。」他吩咐道,「将这些带上。」
「是。」
半个时辰後,摄政王府的书房内,萧执正批阅着奏摺。即使皇帝不临朝,国家大事依然需要处理,而这些事务自然落到了他这个摄政王手中。
书房宽敞肃穆,四壁书架直抵天花板,摆满了各类典籍与卷宗。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淡淡的檀香气息,衬得整个空间更加威严肃穆。
萧执端坐於紫檀木书案後,身着玄色蟒袍,面容冷峻,目光锐利如鹰。虽已年近四十,但岁月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威仪。他批阅奏摺的速度极快,时而蹙眉,时而冷笑,手中的朱笔如刀,决断着天下大事。
「王爷,福总管求见。」门外传来侍从的通报声。
「让他进来。」萧执头也未抬,继续批阅着手中的奏摺。
福顺躬身进门,态度极尽恭谨:「奴才参见王爷。」
「宫中有事?」萧执依旧未抬头,语气平淡。
「回王爷,陛下今日又未临朝,说是身子不适。」福顺低声道,「新一批男宠已入宫,这是名册与画像,请王爷过目。」
他呈上带来的卷轴与册子,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案一角。
萧执这才搁下笔,拿起名册随手翻阅:「陛下可有什麽特别表示?」
「陛下似乎对其中一人略有兴趣。」福顺向前一步,指着名册上凛夜的名字,「凛家幼子,因家族获罪没入宫中。」
「凛家...」萧执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情绪,快得让人无法捕捉,「那个自诩清流,却最终败於贪欲的凛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