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8(1 / 2)

加入书签

,且觉醒了不必要的技能~

久等啦!

注:“此是千秋第一秋”——白居易

帝君的问答原话来自《道德经》、《庄子》以及《淮南子》。

网?址?发?B?u?Y?e?ǐ???ü?ω?€?n???????????????ō??

第115章 尘梦旧因(终)

君尧携剑于神界各方游走数日,最终只身来到了远离一切神仙迹象的天柱之前。

苍穹有四木为柱,扶桑,日出之地;若木,昆仑西极;建木,天地之中;寻木,拘缨之南。

而他前些日子才平定建木之乱,扶桑处有凤凰,若木又在昆仑,皆无需再探查什么,于是只剩下了这上干云天的寻木。

君尧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专程来瞧过天柱了,若不是最近神界边缘撼动,恐怕他还真未必想得起来。待穿行过那无边无际的树干,就见他的佩剑忽地脱了手,径直朝一处飞去。

这变故属实突兀,他也顾不得奇怪,连忙御风跟了上去,就见他的佩剑俯冲而下,顺着寻木的主干朝云层之下行去。

君尧这时候回过味儿来,八成是他那素未谋面的剑灵此时身在剑中。偏生他又无可奈何,不知往下坠了多久,其间还从人界穿行而过,堪堪止在漆黑的边缘之前。

他心中一惊,心道这剑真是奇也怪哉,为何带他来到鬼族地界的边缘?

但这疑问转瞬即逝,他的目光落在此处寻木的树干上,便是一怔,随即露出了称得上大惊失色的神情。

寻木的根基,煞气横生,竟然眼瞧着便要被蛀空了。

明明度朔山处的百鬼门由北冥亲自镇守,寻木附近又是哪里冒出的鬼族?

如果不是途径百鬼门,鬼族能兀自破地而出,岂不是昭示了天和地之间,正在缓慢靠近?

到那时,其间的三界又能何存?

无数疑问顷刻纷至沓来,使人难以分辨,君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以免帝君的威压太盛,使得那些啃得正欢的腌臜鬼族察觉。

就在这时,忽听一阵极轻的剑鸣之声,一道银白流光从剑尖游弋而出,在空中缓缓凝成一道人形的轮廓,他定睛一瞧,是个极其俊秀的白衣少年。

“你便是本君的剑灵?”君尧眯了眯眼睛,声音沉了几分,“玩忽职守,胆子可不小。”

剑灵纹丝未动,甚至连看都未看他一眼,望着不远处云层之下啃噬寻木的鬼族,半晌道:

“想必帝君已然察觉,天地有合二为一,重归混沌之势。”

“那又如何?”

“帝君可想过,如何挽回这一局面?”剑灵终于扭过头,神情淡淡。

君尧皱起眉头,想起在文华殿内和另外二人的谈话,没有回答。

即便为神,抬手能移山填海,也有不可触及之地,未曾知晓之事。

“你不偏不倚,此刻现身,又是何故?”君尧问道。

剑灵抱臂而立,白衣被狂风吹得猎猎作响,明明不过是一道灵气的化身,此时却无端有睥睨天下的气势。

“清浊未分,太昭为一之时,我便已存在,当然对混沌再熟悉不过,帝君进来才得神剑大成,就未曾想过缘由么?”

君尧一怔,随即皱眉。

“你是说……”

“混沌将合,劈开就是。”

此话一出,便引得阴云盘亘在他们头顶,天雷阵阵。

君尧敛目,沉思半晌,望向寻木那绵延千里的枝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