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1 / 2)
行礼道谢,弘哥儿不安挠挠头发:“应……应该的。”
看着菜上来,顾一昭又递给他筷子,自己动手给他舀了一碗鱼丸汤:“大哥尝尝这汤。”
她热情邀请,又给他夹菜,旁边诸姐妹们好奇打量的目光就移开了不少。大哥的拘谨也少了许多。
等这场宴席结束后大哥明显不再拘谨,跟每位妹妹都道别了不说,等回去还叫小厮又给顾一昭送来一套松鼠抱松果的茶具:“少爷说五娘子既然喜欢七娘子那套,这套应该也喜欢。”
顾一昭看了看茶具,笑眯眯:“回去告诉大哥,这礼物我很喜欢。”
曼宁也差人送了个荷包过来:“多谢五娘子邀请大哥。”
自此顾一昭就跟大哥大姐也更加熟稔了起来,常常互相往来赠送节礼。
四姨娘对此很是赞同:“听上去是金尊玉贵的嫡出大少爷大小姐,实际就是没娘的可怜孩子。”
自己做了好吃的美食也给那两位送一份。
只不过嘴上还是没个把门的:“可惜啊,有后娘就有后爹,虽然太太慈悲,但说不定嫁妆银子都要少不少……”
娘啊娘,你嘴怎么这么欠。
昭籁扶额。
她在雪白缎子上剪下正方形,再用针小心给正方形捆边,一个不小心,针一歪,计划中的丝帕边就变得如同丑蜈蚣。
“娘!帮帮我!”赶紧求助。
四姨娘瞥她一眼,接过手帕拆线,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丝帕,非但如此,还很快在上面绣上了黄绣娘要求的梅花:“拿去交差吧。”
“娘!您最好了!”顾一昭现在已经可以熟练跟四姨娘亲近了,拿着作业高兴大叫。
四姨娘帮七娘子也做了一份:“又不用做绣娘那么熟练做什么?退一万步顾家落败了做灶娘可比绣娘幸福,饥荒饿不死厨子。”
第二天上女红课时,五娘子和七娘子两个在姐妹们艳羡的目光下得意交了作业。
然而没一刻钟就被夫子叫住:“怎得两人的绣迹一模一样?”,对照了两人以往的绣花作品,立刻发现“不是你俩任何一个人的手艺。”
两姐妹只好苦着脸留堂,在其他姐妹幸灾乐祸的眼神下苦兮兮重新剪裁、缝纫。
等两人绣完后,黄绣娘就问:“这梅花绣得技术一般,但配色、光影堪称一绝,难道你们还养了这样的丫鬟?”
在知道是四姨娘所绣之后,黄绣娘来了精神,拿着绣片来寻四姨娘切磋绣艺。
顾一昭才知道古代原来存放绣花样子是用一种书。这种书用很厚的纸张纳成,每张纸可以折叠成个小容器,就像小时候折叠过的“东南西北”一样,抻开后小容器里面就能放丝线、花样、染料。
两人都很敬惜字纸,顾一昭写大字毁掉的残次品都被她们要走,平平整整叠好,收在厚书里,等要画花样时就拿出来在背面画蝶恋花、鲤鱼穿莲、五福捧寿等图案,再剪下来,将剩下的残片又继续工整叠在“针线本子”里。
日子慢悠悠过,还未到重阳节,顾一昭就从嫡母那里又得了个大活计:“王芜要带着养侄来苏州看选秀事宜。”
初夏时家里就因为这件事起了争端,此时尘埃落定,太太脸色平静,似乎那件事是顾一昭私自猜想误会:“我家自然也要接待的,只不过好在他没有带女眷,内宅也不用出面交际,只用在外院设宴就是。”
这就是确定了不用跟太监联姻,顾一昭替姐妹们松口气,应了下来:“母亲,我会好好布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