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0(1 / 2)

加入书签

京菜。

排菜的丫鬟跟客人介绍:“这道干炸丸子是杨梅竹斜街万福居t的拿手菜,这道四吃鱼来自醉琼林,烩四丝来自方壶春,鸳鸯肝羹是明湖春他们家的,这道酱汁中段是宣外南半截胡同庆和居的名菜②。”

来赴宴的客人们笑:“知道你家有两位女儿嫁到了京城,如今家里请客摆宴也用上了京味。”

祁听莲摸了摸身上新出的缂丝罗,有些不以为然:“我自己也在京城住过,说起来皇后曾赐下过樱桃冰碗……”

话没说完就有凑趣的客人道:“崔夫人本就与京城源远流长,她爹与兄长如今都在京城任职呢。”

太太谦逊一笑,手帕下遮着的唇角也多些淡淡的骄矜。

祁听莲颇为不满,整个人肚子里气“蹭”一下就升上来了,想要怄气,可是想起出门前丈夫的叮嘱:“若不是顾家出面认了木兰做干女儿我们只怕更难收场,如今当着众人面必要与顾家亲亲热热,免得再成笑话。”,只好硬着头皮挤出个笑容。

便勉强自己吃了一口干炸丸子,偏那丸子圆不溜秋,加上她心不在焉,晃悠悠就从筷头掉落,落到了桌面上,惹得四下侧目。

崔氏看小丫鬟一眼,小丫鬟赶紧请罪:“是奴婢服侍不周。”,心里却不怕,明明是这祁听莲自己逞能,不要她这个布菜丫鬟帮忙夹菜。不过五娘子是个明事理的,只要事后禀明了缘由,肯定没事的。

一边看了看干炸丸子,专心咽了咽口水,每回主家宴席结束后就是她们这些后宅丫鬟仆从的宴席,若是讲究些有地位的小管事婆子也会打了酒,将宴席上没端上去的菜肴重新置办一桌,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席喝酒。

她们这些小丫鬟们,虽然不敢那么明目张胆,但也能多加几碟子菜肴,尝尝新鲜滋味。

“这烩四丝倒比我们江南的烩四丝味道更浓烈些。”旁边的阮云溪笑道。

“是呢,我们江南是用高汤鲍汁熬煮,最后色泽鲜亮金黄,看着清淡。可京城的吃法却是卤菜做法,讲究红油赤酱,色重些,口味也重。”顾一昭在旁边解释。

她先前给两位姐姐做的京菜其实都是后世里流行的京菜,与此时真正流行的京菜又不同,也多亏了四姨娘这番布置,能见到真正的京菜。

“听说是四姨娘办的?她定是去了京城后惦记着你没去过,才琢磨记住了这么多菜肴的做法,想着也让你看看稀罕。”褚云溪满眼羡慕,她自己嫡母虽好,但到底没有生母。

顾一昭恍然大悟,只觉得心里暖洋洋。

木兰今日也来赴宴,只不过她如今坐的是正儿八经小姐席,看见昔日同僚也不倨傲,还笑眯眯跟人打招呼,此时笑着凑趣:“娘子,回头这道四吃鱼的做法我可要抄走,当真是有趣极了。”

鱼皮腌制成开胃的酸辣鱼皮,鱼骨油炸成酥酥脆脆的椒盐鱼骨,鱼头做成了烧鱼头,鱼片被片成了薄如蝉翼的样子,做成了鱼脍。

七娘子就打趣:“木兰姐姐只要四吃鱼,就不要那道鸳鸯肝羹了?”,惹得女宾席间笑声不断。

外面男宾桌上,李宾也在被同窗打趣:“这道鸳鸯肝羹正合乎李公子如今心意。”

木兰先被认作顾家干女儿,随后与李宾定亲的事这里无人不知,自然都打趣他。

李宾也不恼火,看着鸳鸯肝羹微微笑,若是以前的他肯定会沉迷于菜肴的美味,这会肯定不是品尝绵密的口感就是回味浓香的鸳鸯肝羹味道,可此时倒只惦记着木兰:也不知道她在里面好不好?

旁边上首,萧辰也在看着鸳鸯肝羹想心事:这是京城的名菜,昔日他与发小打马京城时没少在京城的各大酒楼点这道菜。

可是此时发小因着丧事回京,京城又风波乍起,只怕再回京城,要面对的风浪就又不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