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7(1 / 2)

加入书签

只一味以一笑应万变,只觉得自己腮帮子都要笑酸了。

旁边阚家孙媳妇笑,拉着顾一昭的手亲亲热热将她拉离了包围圈:“诸位老太太、太太可别跟我抢,我瞧着这妹妹投缘,问问我们老祖宗求娶了进来跟我做妯娌呢!”,不动声色帮顾一昭解围。

待到只有两人私下的场合,她吐吐舌头,不好意思跟顾一昭道歉:“妹妹勿怪我唐突,实在是那些太太、老太太没一个好对付的。”

“哪里,是我谢谢姐姐给我解围才对。”顾一昭懂事跟她行了个礼。

两人交换了姓名,才知这位孙媳妇姓米,是扬州人氏,两人都算是江南老乡,顾一昭还去过扬州呢,叙了两句倍感亲切,认起了老乡。

米小姐虽然是未来的当家主妇,但毕竟才嫁过来,还保留着少女心性,熟了以后就跟五娘子抱怨:“头发洗了一天就感觉发缝里都是沙子,我新婚第一晚就掉了鼻血,郎中说是太干了水土不服导致,这里的厨师还不会做鱼……我的灶娘倒是会做,可是我又不能私设小厨房……好容易夫君帮我叫了一桌江南席面,吃起来简直跟江南不是一个味!”

听起来他们夫妻很是恩爱,顾一昭就笑着安慰她,将自家的做法告诉她:“我家也是不好在长辈跟前单设小厨房,太太就将厨子们都安置在家宅附近的陪嫁院子里,他们做了饭菜再用食盒提进来,神不知鬼不觉,再不然,偶然出门时也能绕个路去特意找自家厨子吃一顿。”

“真聪明!”米小姐眼前一亮。

等宴席结束回去后,顾一昭就捎话回去叫自家厨子做些江南特色的小菜、鱼酱、虾干等送过来,以慰藉米小姐的思乡之情。

她以后要在阚家扎根,自然是多结交朋友越好。

这些事不知怎么被阚公子知道了,他就特意上门托奶娘问太太,能否尽地主之谊,请几位去城中最繁华的大街上逛逛,看看本地风光?

太太当然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忍着笑应下,出门还没走到巷口就说自己头晕要回去,留了四姨娘看着三位小娘子继续逛。

不得不说,阚公子人的确不错,他骑着马,在马车外很是殷勤不已,到处都能讲解一二,实在没得讲解了,就开始讲自己从军的故事,惹得帘子内几位小娘子连连惊呼。

他言语间很是推崇自家守备:“我家守备大人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隔着帘子看不见他那张俊脸,几个姐妹就越发觉得这是位张飞一样的悍将。

只是听着听着就觉得这位阚公子太过在乎他的兄弟和上下级了,句句不离他的防务之事:

“刚才路上跟我打招呼的是哈密卫的,奴儿干卫、哈密卫等并不属于五军都督府中任何一军,嚣张得很。”

“我直属上级是守备,能守住城池方能做守备,日后我也要这般厉害!”

“这回我见了不少固原旧人,对了,三边总督虽然统管西北,却不是在西安开府而是在固原,惊讶吧?”

虽然看不见他本人,但也能从他音调中猜出他一定是神采飞扬,双目熠熠生辉的少年张扬模样。

几姐妹捂嘴笑,四姨娘也笑,这样没城府的样子倒比那些老谋深算的更适合做女婿。

他虽然很看重兄弟,可还是很懂事,等走到街面铺子里,小娘子们往什么货物上多看一眼他就立即挥手“包下!”,什么沉香、龙涎香、绿绮绫、芙蓉玉雕刻的水丞,不要钱一般包起来。

四姨娘当然不能让他付钱,可是阚元驹坚持:“这是我们阚家铺子,哪里还有赚您钱的道理?”,原来最繁华这条街上所有商铺都是他家的买卖。

四姨娘就不再坚持,阚元驹便买的肆无忌惮,后来跟着他们的小厮都手提了许多,眼看拎不动,又叫直接送到阚家客院里去。

非但出手大方,还耐心陪侍在左右给参详各种意见:这条金丝玉手镯衬浅紫丝绒罩袍,那条水貂毛雪白围脖更适合搭配一双鹿毛小靴,简直堪称妇女之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