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2 / 2)

加入书签

萧大石点点头,孙氏这会儿才想起,“对了秋然,你买的糯米给送来了。”

糯米家里还有呢,也不常吃,孙氏不知道她买这干啥,不过肯定有用。

林秋然去看了眼,把买的酒曲和辣蓼草这些跟糯米放到一块儿,一会儿吃饭了,下午再弄这个。

她道:“先吃饭吧,下午再弄。我想试着酿些米酒,不知道能不能成,要是成了做菜可以用上。”

孙氏嗯了一声,只以为这是林秋然在娘家学的,林秋然嫁过来还没半年呢,“娘去做饭。” w?a?n?g?阯?发?布?Y?e?ì???????ě?n???0???5???c????

中午饭也简单,孙氏是烙了饼,炒了个素菜,还有昨儿没吃完的羊肉、虾、鸭子,热热就成了。

虽是剩菜,但比平日吃得好,一家人吃得也很满足。

睡了一觉,下午林秋然自己做了些酒曲,还把买来的酒曲用了。

这和腌菜的原理差不多,都是发酵,只不过发酵的长短不一样。

酿米酒不算难,把糯米泡个半天,然后上蒸锅蒸熟。蒸好的糯米就倒进干净的木桶里,搅拌放凉。

为了出酒可以加些水,但得是凉白开,因为没有煮开的水里面有别的菌类,容易影响口感。但为了甘甜些,可以寻些山泉水烧开加进去,口感更好。

等摸着微温就能加酒曲了,林秋然以前做过,是估摸着来的,加了酒曲搅拌后,把混合好的糯米上铺平再撒一层酒曲,糯米中间挖个小洞,用干净的布盖上,按照以往的经验,得等两天。

但这个不保准,林秋然打算常看看,省着发霉,一旦发霉就不能吃了。

她做的酒曲也得等两天,这是糯米粉和买的辣蓼草等物混合的,做出来口味微甜,还能做酒酿圆子什么的,这个估计不会翻车,她现在是不知道买的酒曲怎么样。

林秋然如今也庆幸,还好当初家里做席面,为了好吃省钱,好多东西都家里自己做,不然她来这儿只会做菜,没那些调料也做不出原来的味道。

今日挺好,又多了笔收入,还是得把手艺做好,不能因为客人多或是少,想多赚钱节约成本不顾味道。

她还要尝试新的菜,顾及这里人的口味。

这也月底了,林秋然今儿睡觉前理了理家里的存钱,今儿是二十五,还有四日就到下个月了。

这月虽有下雨不能出摊的日子,但每日都有进项。包括昨儿去黄娘子家没做成,但是定金可以算昨儿的收入。

从搬家之后开始算,家里添了新衣,林秋然两身,孙氏萧大石各一身。一个浴桶,一个灶一口大锅,三个磨盘。

粮食水果菜每日花个几文几十文不等,这儿比刚搬进来的时候更像家了。

吃得也由从前稀粥稀饭变成了现在每日都有些肉,吃得好了,用得好了,家里存钱也多了。

林秋然现在手里有十八两五钱,这是她大致估算的,因为每日做生意收的都是铜板,她今儿没去钱庄,不知道今天多少铜板能换一两银子,暂且以一千二十个换一两银子算。

若是往后四天不下雨不刮风,生意一如既往地好,还能再赚二两多银子,哪怕花一些,存钱也能有二十两了。

就算不够在天彻底冷下来前买铺面的,也够租一个的。

有了钱心不慌,林秋然把钱分开藏好,这才睡下。

一夜无梦,次日孙氏叫她起来,吃过早饭就得做菜烧菜,期间林秋然还看了看酒曲和米酒,才一晚,变化不太大,还得再等等。

一连两日,都是这样的生活。

每天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