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1 / 2)

加入书签

生人也罢,面善的也好,脸黑的也罢,他成日都笑眯眯的。

便是驿站围杀那夜受了那么大的惊吓,也照样该吃吃该睡睡,好似不过是做了一场短暂的噩梦,什么也不曾发生一般。

若不是自小被人爱着,宠着,他必得睡时惊颤,常被噩梦缠身,见人就怕,要哭着闹着缩进墙角不可。

因而在这一点上,萧延年做的没什么可令人置喙的。

外头的雨声小了一些,廊下还在滴答着雨,能听见楼下车马躁动,谢砚的声音也就在门口了。

谢允还道,“黄门侍郎说,见不到谢小公子,赵王大抵是不肯上马车的。”

阿磐为谢玄正了衣冠,谢玄不答外面的话,她便也当没有听见。

关于中山君,她必不在谢玄跟前多一句嘴。

免得再平白惹一身误会,还不知那人要多生几缕华发呢。

每生一缕,她的不忍便要多上一份,疼惜也要再多上一分。

赵媪进了屋,在一旁抱着谢砚,笑眯眯道,“小公子饿啦,要找母亲啦。”

阿磐忙接过孩子,谢砚见了母亲高兴,呼啦着小手,欢欢喜喜地说话,“奶奶!奶奶!”

你瞧,还是小孩子好,小孩子最没什么心思。

阿磐微微侧身,剥下半边领口,喂孩子吃起了奶。

那人就在一旁看着,不急着答外头的话。

也是,既是来割地求和,那有什么急的,再急也得等着王父起身。

因而王父不起身,赵国一行人就那么等着。

外头的雨一会儿下得颇急,一会儿又小上许多,间或来几道滚滚的雷声,并上几道闪电。

赵人的声音低低的,不知在议论什么。

他们的马也轻嘶着,马蹄踩着驿站的青石板,与雨水一道溅起了清脆的声响,愈发显出了室内的平和来。

室内多平和啊。

稚子的小手捧着奶,专心致志地喝,他的父亲坐在一旁,垂眸静静望着。

那人说,“雨一停,就回大梁了。”

是了,是该回去了。

她还从未去过大梁,但与大梁的人却已经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譬如,小惠王。

先前听说小惠王废黜了长平侯之女,有意要娶丞相之女为后,如今不知到底娶了没有。

若娶了,那便是与丞相联了姻,小惠王在朝中有了丞相之力依仗,必然又要生出许多事端来。

譬如,西宫太后。

她唯一听说关于西宫太后的事,是在怀王四年的邶宫。

那时候长平侯与武安君曾提起了西宫太后来,似与谢玄十分暧昧,至少,谢玄对此是十分介意的。

如今谢玄回大梁,还不知要有什么事呢。

再譬如,云姜。

云姜是比她先一步入了东壁的,必也比她更先一步地收拢了东壁的人心。

尤其带着孩子光明正大地来,旁人必都将她当做了正室夫人。

既是千机门的人,必要闹出个鸡飞狗跳来。

因而阿磐想,回东壁前,总要寻个妥当的机会把云姜母子的身份全盘告诉谢玄,若不是出于这十几年的姐妹情分,当真要尽早地把云姜送出东壁才好。

抬眉应了那人的话,温婉得似四月花开,“我和阿砚跟着大人,大人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

大人去打仗,他们就跟着进大营。

大人回东壁,他们便也跟着回东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