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1 / 2)
意过的,还巴望着给老爷生个楔子。花无百日红,赵姨娘生下了四哥儿,没多久就失了宠,奈何日子还有得磨。
人啊,最好不过还有盼头,可一旦有了盼头,就没法死心。赵姨娘把希望全寄托在四哥儿身上,可惜前头已经有了两个少爷,这四哥儿终究还是落得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地步。
下人你一言我一句地说着府里长短,全让屋檐下的四哥儿给听到了。
这小儿不过总角之龄,小模样肖似生了他的赵姨娘,身上穿着件半旧不新的绸衣,还不至于让人错以为是下人的娃子。近日家中来了贵客,不许四哥儿去前院,他就在后宅里来回溜达,这便听到了不少闲言闲语。这四哥儿其实真说起来,也是个早慧的,可旁人不会留意他,夫人说他驽钝,那他便是驽钝,连正经的先生都舍不得给他请来,都到这年纪了,《论语》都还没读过。
渐渐地,说闲话的下人散了,树上的雀儿也飞走了。托着脸的小少年拍拍腿,站了起来。可是,他无处可去,只好又接着徘徊。他这一路走着神儿,不知不觉到了另一处院子。
这年纪的少年,素来不怎么本分,四哥儿也不知自己到了哪头,就看前方屋子的门敞开着。少年走了过去,将脑袋探进去瞧了一瞧。
莫看这座宅院不大,也分作三六九等,老爷夫人这些正经主子住在东西厢,不受宠的姨娘全都挤在小小的南院里,四哥儿长到这年岁了,还跟姨娘睡在一张床。他好奇地四处打量,这厢房宽敞得很,采光版好,香炉里发着好闻的香气。他晃了一圈儿,到了内室里头,就雎见妆台上摆了不少物件。
四哥儿走过去,案子上稀落地据着女儿家的饰物,还有其他见都没见过的小玩意儿。
他拿起了一个玉镯子,定睛锥了瞧。这玉调堂白剔透,就连小孩儿都看得出,这镯子是个难得的好东西。
他一看是贵重之物,就没胆子再多碰一下,小心翼翼地要放回去,准想这么不巧,侍女回来,见到屋子有他人,嚷了一声:“谁在这儿!”小少年吓了一跳,手里没拿稳,玉镯掉在地上,砸了。
他不知,他闯进的正是五妹的闺房。这一盒子的饰物,还是上京徐家赠给沈氏五姑娘的礼。
四哥儿砸了玉镯,自然免不了罚,要不是赵姨娘给夫人跪下来磁破了头,怕是要活活被打坏的。少年趴在床上,姨娘坐在床边不住念明着,之后什么也不说,只静静坐在边儿上,暗自垂泪。
四哥儿的手抬了抬,又放了下来。
他突然想起了赵姨娘柜子里那一只镯子。那镯子成色浑浊,已经暗淡无光,姨娘却把它当个宝贝似的攥着,只有到大日子才拿出来戴一戴。五妹的玉镯子,却随意地扔在案子上,砸了一个,盒子里,不知还有多少个。
京城,徐府。
三房的院子里,一屋子的婢子全都跪着,一个个嘌若寒蝉。上首处坐着一个雍容的年轻贵妇,她悠悠地翘着兰指剥着荔枝壳。
“一个都不肯认,”华阳夫人姜氏将剥好的荔枝放在一个小玉碟里, “是么?”
无人应声,姜氏将玉碟推到一旁。就看在她的身旁,坐着一个宛似仙童的少年。那垂髫少年长得唇红齿白,肤色白暂如雪,模样精致得宛若玉做的人儿一般,可却似乎是有先天不足,这三伏天的,
他还裹着一件氅衣,玉颊泛着一抹不甚自然的嫣红。
妇人轻声问:“依鹤郎来看,这些下人,要如何处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