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4(2 / 2)

加入书签

徐栖鹤如含秋水的玉眸扫了一眼跪在脚边的数人,那些婢子无不紧张得冷汗直流,竟是比起姜夫人,还要来得害怕眼前这个三少爷......就看那稚气未脱的脸庞扬起一笑,极是玲珑可爱,跟着便响起清脆的

童音:“母亲的簪子不可能无端端不见了,既然都不肯认是谁偷了,送到官衙未免闹得太难看,还是小惩大诫,罚一顿扔出府去就是了。”说是小惩,开口却要动刑,把人打个半死再赶出去,难保不是要她们的命。那些婢子一听,纷纷磕头哭求夫人开恩。

姜氏却仿若未闻,她拂过少年的鬓发,满眼的疼爱之情:“那就全都听鹤郎的。”遂叫来家丁,把这些侍婢都拖了出去。哭声渐远,顶替的婢子这会儿已经来了,过来给主子奉茶。

少年在母亲房里待了会儿,便起身告退。

庭院里,花卉盛放,水面上开了一池莲花。徐三少在池边站了会儿,正要从怀里取出一物,忽闻一串清朗的笑声,便扭头一觑,就见一旁的凉亭里头有个人影-这人看着比三少爷年长数岁,年有十五六,也还是个少年。他身姿修长,眉目张扬,五官俊美逼人。便看他斜倚亭栏,坐姿豪爽,举手投足间,皆是说不尽的风流不羁:“三弟,这么巧?”

徐栖鹤像是未料到有人,似笑非笑地唤了一声:“二哥。”

二少爷站起来,走下来道:“我瞧见个人影过来,还以为有人和本少爷一样,想找个清静地方喝酒。”就看他扬了扬手里的一壶酒。

“二哥好兴致,”秀致少年眉目一敛,“弟弟我就不叨扰了。”方踏出两步,手忽地被人抓住。做弟弟的抵不过二哥的力气,手腕被人一捏紧,拳头就松开来,便看一支珠簪掉在地上。

徐燕卿弯下腰,把那支珠簪拿起来,打量了说:“三弟,这支簪子挺眼熟的啊,该不会,是你娘不见的那一支罢?”

被人当场揭穿,那少年脸色变也不变,秀丽的眼眨了眨:“原来娘亲的簪子在这儿,真是太好了。”

他一副真欢喜的模样,“我这就拿回去,交还给母亲。”

徐二少皮笑肉不笑地看了看他,仍是把珠簪还了回去,佯作关心地在弟弟的肩头上拍了拍,要转身时,却被身后人叫住:“昨日我才知,要和二哥一起同沈氏的五小姐订亲。二哥可听说了这回事儿?”

那二少爷一静,之后目露轻佻,翘着嘴角漫不经心地说:“管他是四少爷还是五小姐,再怎么着,难不成还能比教坊的姑娘来得知情识趣?”哥哥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做弟弟的自然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兄弟二人心思各异,内心想的究竟如何,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北疆,江北大营。

爆竹声响,红绸高高挂着,一片喜气洋洋。

喜房前头,年轻的新郎官儿伫立在门外。外头热热闹闹,唯他周身寂静清冷,深邃的双眼望着门扉上艳红的“囍”字,薄唇紧抿,顾长的身影久久不动。

一旁的婆子又催促了声:“大少爷,吉时到了。”

他收敛心神,将手放在门上,推开来-

汴州沈府大门前,停着一列香车骏马。一个单薄少年混在黑压压的人群里,他静静地望着前头,一直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